[实用新型]换热管、节能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6387.5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6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平;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胜平 |
主分类号: | F28F1/10 | 分类号: | F28F1/10;F24D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节能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管、节能散热器,属于散热器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打理办公环境,还是居家装饰,越来越多的体现个性化需求,作为寒冷的季节的室内供暖设备一散热器也丰富多样,但是现有的散热器存在散热面积小,耗能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在输入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可大幅度提高散热面积,节能环保,散热效果好的换热管、节能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换热管,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换热腔外管2,换热腔外管2内套设有换热腔内管1,换热腔内管1的外壁上连接有翅片3,换热腔内管1、换热腔外管2、翅片3之间形成间隔的辅助换热腔4;
所述翅片3的末端与换热腔外管2的内壁相连接;
所述翅片3的数量为4-32片,翅片3的厚度在1.5毫米以上。
采用上述换热管的节能散热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垂直排布的换热管,换热管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由风道壁板12构成的换热风道5,风道壁板12连接有主散热片10,换热管的底部垂直连通有主加热室7,顶部垂直连通有主加热室上循环室11,主加热室7内部一端安装有电加热管9;
所述主加热室7内安装有与电加热管9相旋接的管丝8。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主换热腔、辅助换热腔所形成的多个互不连通的介质腔,从而使各换热腔与主加热室连接处不易形成气阻,使介质在加热室与主、辅换热腔内流动顺畅,同时增加了介质与换热腔外壁的接触面积,使得散热面积提高50%以上,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节能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2的A-A剖结构示意图;
图4:图2的B-B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腔内管,2、换热腔外管,3、翅片,4、辅助换热腔,5、换热风道,6、散热片,7、主加热室,8、管丝,9、电加热管,10、主散热片,11、主加热室上循环室,12、风道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换热管,包括换热管,包括换热腔外管2,换热腔外管2内套设有换热腔内管1,换热腔内管1的外壁上连接有翅片3,翅片3的末端与换热腔外管2的内壁相顶合,换热腔内管1、换热腔外管2、翅片3之间形成间隔的辅助换热腔4;翅片3的数量为4-32片,翅片3的厚度在1.5毫米以上。
采用上述换热管的节能散热器,包括垂直排布的换热管,换热管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由风道壁板12构成的换热风道5,风道壁板12连接有主散热片10,换热管的底部垂直连通有主加热室7,顶部垂直连通有主加热室上循环室11,主加热室7内部一端安装有电加热管9;主加热室7内安装有与电加热管9相旋接的管丝8。
本实施例的节能散热器在加热室的设计上与其他类型散热器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主加热室7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由换热腔内管1构成的主换热腔,并用翅片3在换热腔内管1与换热腔外管2之间形成了N个互不连通的辅助换热腔4(可根据需要设计成4个和N个辅助换热腔),形成了主换热腔和辅助换热腔4多个互不连通的介质腔,这样各换热腔与主加热室7连接处不易形成气阻,使介质在主加热室7与主、辅换热腔内流动顺畅,同时增加了介质与换热腔外壁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主加热室7的介质通过主、辅换热腔分成了若干独立的区域,主换热腔内的介质热量通过翅片3传导于辅助换热腔外壁,同时利用翅片3形成N个辅助换热腔4,辅助换热腔4的热量直接传导于辅助换热腔外壁,通过换热腔外壁设有的换热风道5和散热片6与空气换热,由于热空气上升的特性,使风道内形成气流,加快空气循环,换热效果好;
本实施例的节能散热器具有冷热空气循环换热和辐射换热两种换热方式,比传统的散热器在输入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可提高50%以上的换热面积,节能效果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胜平,未经刘胜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63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池壳短路测试的防呆化装置
- 下一篇:汽车冷凝器用钛波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