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透光率的偏光眼镜在审
申请号: | 201020646427.6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5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沈国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国宝 |
主分类号: | G02C7/12 | 分类号: | G02C7/12;G02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透光率 偏光 眼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镜片透光率的偏光眼镜。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眼镜行业的高速发展,同时消费者对眼镜的性能和功能上有更高的要求。
目前的眼镜,镜片采用传统的玻璃、有机玻璃或者聚脂类化合物等材料做成,该镜片的颜色和透光率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外界环境的光亮度进行手动调节,当环境的光亮度较大时,会使眼睛产生疲劳感,并对眼睛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透光率的偏光眼镜,该可调透光率的偏光眼镜可以同步调节两动偏光镜片的偏光轴与两固定镜片的偏光轴之间的夹角大小,避免左右两眼镜的透光率不同而造成对两只眼睛视线影响,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透光率的偏光眼镜,该可调透光率的偏光眼镜,包括镜架和与该镜架固定的两固定镜片和与该镜架可活动配合的两动偏光镜片,在两所述动偏光镜片之间设有偏光调节杆,该调节杆设有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分别与设置在两动偏光镜片边缘的从动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动偏光镜片与固定镜片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动偏光镜片呈圆形。
优选地,所述动偏光镜片为聚乙烯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调透光率的偏光眼镜,该偏光眼镜包括镜架和与该镜架固定的两固定镜片和与该镜架可活动配合的两动偏光镜片,在两个所述动偏光镜片上分别设有调节键,该调节键可沿所述镜架上的导向孔移动。
优选地,所述动偏光镜片与固定镜片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动偏光镜片呈圆形。
优选地,所述动偏光镜片为聚乙烯醇。
优选地,所述镜架设有与刻度线。
优选地,所述导向孔为圆弧型。
本实用新型可调透光率偏光眼镜,该可调透光率的偏光眼镜包括镜架镜架和与该镜架固定的两固定镜片和与该镜架可活动配合的两动偏光镜片,在两所述动偏光镜片之间设有偏光调节杆,该调节杆两侧分别与设置在两动偏光镜边缘的齿轮啮合。当动偏光镜片的偏光轴与固定镜片的偏光轴角度一致时,偏光眼镜的透光率最大;当动偏光镜片的偏光轴与固定镜片的偏光轴夹角为90度角时,偏光眼镜的透光率最小。由于该偏光眼镜在调节透光率时,可以通过一个偏光调节杆同步调节两动偏光镜片的偏光轴与两固定镜片的偏光轴之间的夹角大小,避免左右两眼镜的透光率不同造成对两只眼睛视线影响,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透光率偏光眼镜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调透光率偏光眼镜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透光率的偏光眼镜实施例。
所述可调透光率的偏光眼镜包括:镜架1和与该镜架1固定的两固定镜片4和与该镜架1可转动配合的两动偏光镜片2,在两所述动偏光镜片2之间设有偏光调节杆3,该调节杆3设有驱动齿轮31,该驱动齿轮31分别与设置在两动偏光镜片2边缘的从动齿轮21啮合。
当所述固定镜片4采用偏光镜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动偏光镜片2和固定镜片4的偏光轴之间的夹角为0,即两偏光轴相互平行。调节偏光眼镜的透光率时,通过调节所述调节杆3,使其带动所述动偏光镜片2转动,从而改变动偏光镜片2与固定镜片4的偏光轴之间的夹角,当其夹角的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0-90度,且在该范围内所述偏光眼镜的透光率与夹角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即动偏光镜片2和固定镜片4的偏光轴之间的夹角增大,其透光率减少,反之动偏光镜片2和固定镜片4的偏光轴之间的夹角减少,其透光率增加。
该偏光眼镜在调节透光率时,由于所述调节杆与两动偏光镜片2同时配合,通过一个偏光调节杆3可以同步调节两动偏光镜片2的偏光轴与两固定镜片4的偏光轴之间的夹角大小,避免左右两眼镜的透光率不同造成对两只眼睛视线影响,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国宝,未经沈国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64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