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显示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6815.4 | 申请日: | 201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6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68;G02F1/13;H01L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1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基板。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基板的各个显示区域周边布设有检测电路,该检测电路布线通过扫描引线(包括:栅极扫描引线以及源极扫描引线)与扫描线(包括:栅极扫描线以及源极扫描线)相电性连接。在后续工艺中,需将液晶显示基板按照显示区域切割成多个独立的阵列基板。在切割工序中,检测电路布线需要被切割掉。图1为切割液晶显示基板的局部示意图。
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基板包含多个显示区域4(图1中只标注出一个显示区域4),在每个显示区域4中多条栅极扫描线1与多条源极扫描线2相交叉,且在每个交叉处形成一个薄膜晶体管3。在液晶显示基板的显示区域4外,栅极扫描线1通过栅极扫描引线1a与外围检测电路布线7、8相连,源极扫描线2通过源极扫描引线2a与外围检测电路布线5、6相连,以完成检测工序中对液晶显示面板的检测。在之后的切割工序中,需沿源极切割线10将外围检测电路布线5、6与源极扫描线断开,形成多个切割点12;同时,沿栅极切割线9将外围检测电路布线7、8与栅极扫描线断开,形成多个切割点11(图2、图3分别为切割点11、12处的放大示意图);这会造成扫描线的切面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腐蚀,导致显示异常。
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解决方案。在该方案中,扫描线与扫描引线之间有绝缘物质使得两者断开,且扫描线与扫描引线通过耐蚀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等)电性连接。在切割工序中,切割线从耐蚀材料处将扫描线和扫描引线断开,这样扫描线的切面则不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扫描线被腐蚀;但耐蚀材料仍存在被腐蚀的可能,若所使用的耐蚀材料被腐蚀,则该耐蚀材料则会进一步地腐蚀到扫描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基板,用以解决扫描线易被腐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显示基板,包括多条扫描线以及与所述多条扫描线一一对应的多条扫描引线,且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扫描引线之间设有物理断点,且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扫描引线之间形成有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扫描引线电性连接,其漏极与所述扫描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基板,将扫描线与扫描引线断开,且两者通过一薄膜晶体管的开关作用实现对液晶显示基板的检测;之后在切割工序中,只需在合适的位置上将外围检测电路切掉,使得切割点的腐蚀不会波及到扫描线即可;对于切割位置,可以选在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处,也可以选在沟道的外侧(即靠近扫描引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基板能够有效防止扫描线被腐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切割液晶显示基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针对图1的切割点11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针对图1的切割点12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液晶显示基板针对图1的切割点11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液晶显示基板针对图1的切割点1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切割点11的俯视图;
图7为图5中切割点12的俯视图;
图8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液晶显示基板针对图1的切割点12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提供的液晶显示基板针对图1的切割点11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提供的液晶显示基板针对图1的切割点12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切割点11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0中切割点12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栅极扫描线;2-源极扫描线;1a-栅极扫描引线;2a-源极扫描引线;3-显示区域中的薄膜晶体管;4-显示区域;5、6、7、8-外围检测电路;9、10-切割线;11、12-切割点;
400-玻璃基板;40-物理断点;41-绝缘层;42-有源层;431-薄膜晶体管的漏极;432-薄膜晶体管的源极;441、442-过孔;451、452-连接电极;46-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68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水力冲蚀的抛光装置
- 下一篇:防护部件和液晶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