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急照明灯的效能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7728.0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4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高顺琦;卢柏宪;陈福在;洪正昌;苏芳仪;李明正;陈文德;许为家;苏水有;郭船荣;曾凯宏;谢芳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4 | 分类号: | G01R31/4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湘;高为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急 照明灯 效能 测试 设备 | ||
发明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急照明灯的效能测试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由远程对不同区域的紧急照明灯效能进行同步测试以达到节省测试人力、时间目的的效能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设在公共场合的紧急照明灯系在发生紧急意外情况时能提供实时的照明,常见的设置地点包含有大楼各楼层的逃生安全门、楼梯转角处或分布在工厂厂房各处,而每一紧急照明灯是否能正常运作,便是相当重要的注意事项。为确保各紧急照明灯能否正常运作,在平常时间便应执行例行性检查作业。紧急照明灯一般是在电力正常时进行充电以储存电力,当电力发生异常状况(如断电)时则进行放电作业,以平时储存的电力点亮照明组件而产生紧急照明光线。当对紧急照明灯执行定期维修测试时,主要测试项目便是测试其放电能力,观察其持续放电时间及照明亮度。
常用的检查作业必须依赖人为方式逐一对每具紧急照明灯加以检查,但此种检查方式存在有下列缺点:
1.检查员必须到现场亲自进行测试作业,当紧急照明灯的数量众多时或是设置地点相当分散,必须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整体的测试作业。
2.检查员有可能在测试操作过程中,因操作不慎或对作业流程不熟悉而误触电压,导致意外状况而对人员产生工作伤害。
3.当紧急照明灯测试结束完毕后,检测人员有可能忘记恢复紧急照明灯至一般的充电状态,而是一直维持在放电工作状态,最终导致放电完毕而将储存的电力消耗完毕,在发生紧急情况下即完全无法发挥紧急照明效果。
4.当对紧急照明灯执行定期维修测试时,检测人员则必须一直等候在现场观测其放电状态,直到预设之测试时间结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紧急照明灯的效能测试设备,可对不同区域的紧急照明灯进行同步测试,以达成节省测试人力、时间的目的,并可降低人为操作疏失所导致的工作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紧急照明灯的效能测试设备用于测试多具紧急照明灯具,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一检测模块及一警示组件,该检测模块包含有:
一电磁开关,其连接该多个紧急照明灯具,以控制该些紧急照明灯具是否接通至一充电电源;
一测试按钮及一停止按钮,其串联于该电磁开关以控制该电磁开关是否接通至一控制电源;
一第一计时开关,其并联于该电磁开关,用于设定一自动恢复时间,于该电磁开关接通至控制电源而激磁时,开始进行计时;
一第二计时开关,其并联于该电磁开关,供设定一放电测试时间,于该电磁开关接通至控制电源而激磁时,开始进行计时;
一第一自动开关,其串联一确认按钮及该第二计时开关而连接至该控制电源,于该确认按钮短路及该放电测试时间计时结束时接通至控制电源;及
一第二自动开关,其经由该第二计时开关而连接至控制电源,于放电测试时间计时结束时接通至控制电源;
该警示组件串联该第一自动开关及第二自动开关而连接至该控制电源,于该第二自动开关动作时发出警示信号,另于第一自动开关动作时停止警示。
当该测试按钮经触发后,该电磁开关接通至该控制电源,令紧急照明灯具切离该充电电源,并使第一计时开关及第二计时开关开始执行计时,于放电测试时间计时结束时,该警示组件发出一警示信号,提醒检测人员应记录各紧急照明灯具的放电状态,于记录完成后可触发该停止按钮,中断该电磁开关的供电路径,令紧急照明灯具接通至充电电源,完成测试作业。
若检测人员无触发该停止按钮,于自动恢复时时间计时终止时,该第一自动开关自动中断该电磁开关的供电路径,令紧急照明灯接通至充电电源,完成测试作业,避免紧急照明灯过度放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不同照明区域的紧急照明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业配线电路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紧急照明灯的效能测试设备1
检测模块10a、10b 测试按钮11
停止按钮12 电磁开关13
常开接点130 常闭接点131
第一计时开关14 常闭接点140
第二计时开关15 常开接点150
第一自动开关16 常开接点160a、160b
常闭接点1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7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信号转换模块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光谱特性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