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容改造发电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7865.4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4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惠广;林功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11/04;H02K1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3530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容 改造 发电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轮发电机组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增容改造发电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很多计划经济时代设计的老电站,水轮机与发电机的功率不匹配,造成“大马拉小车”的现象,有必要对其进行增容改造,如果更换整台发电机,除机组设备昂贵外,原有机坑不匹配,基础也需重新浇灌,改造时旧机组需停机7-8个月,光计算一台1万千瓦的旧机的发电量损失就达1500多万元,改造费用很高,投入的成本无法收回,很多电站就放弃增容改造,这样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旧产品转轮设计保守,超出力余度大,转轮的潜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2.旧电机绝缘材料等级低,大多是E级,过载能力低;3.旧机组增容需全部更换新机组,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增容改造发电结构,它改造费用低,停机时间短,总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增容改造发电结构,它包括水轮机、主发电机,所述主发电机连接于所述水轮机,所述主发电机还通过一联轴装置连接一副发电机,所述副发电机的定子通过一初相位调整装置固定于所述主发电机的上机架的止口。
进一步的,所述初相位调整装置包括一相配合的蜗轮蜗杆结构,所述蜗杆还通过一齿条连接到副发电机的联接座上,所述联接座连接副发电机的定子,所述蜗轮蜗杆设在所述主发电机的上机架上,所述齿条为根据副发电机的初相位转化为机械角度来设计,转化的误差最多相差一个极距。
进一步的,所述主发电机的上机架内的转子上设置一推力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主发电机转子的上端设置一个上导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初相位调整装置固定于所述主发电机的上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原有发电机基础上同轴增加一台发电机,原有机坑可以不变,只需增加副发电机的成本,投入的成本低,市场前景比较好;
2.本实用新型的停机时间短,避免了因为机组停机改造时间长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3.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水头与流量决定由哪一台发电机运行,不但节水,且机组运行效率高,使水轮发电机组都处在高效区域运行,同时,水轮机处在最优工况运行,气蚀小,转轮磨损小,延长了水轮机运行寿命,提高了电站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并网发电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初相位调整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水轮机1、主发电机2,所述主发电机2连接于所述水轮机1,所述主发电机2还通过一联轴装置3连接一副发电机4,所述副发电机4的定子通过一初相位调整装置5固定于所述主发电机2的上机架21的止口,所述初相位调整装置5固定于所述主发电机2的上机架21上。所述主发电.2的上机架21内的转子24上设置一推力轴承22。所述主发电机2转子24的上端设置一个上导轴承23。本实用新型利用主发电机2原有集电环的轴伸,设计一个兼集电与联轴作用的联轴装置3,所述主发电机2与副发电机4的转动部件通过所述联轴装置3进行刚性联接,转动部件的重量及因此增加的水推力均由所述主发电机2的上机架21内的推力轴承22承担,所述上导轴承23用以支撑所述副发电机4的转子42,所述副发电机4的定子通过初相位调整装置5与主发电机2的上机架21的止口定位,并固定于所述主发电机2的上机架21上。为了保证两台电机能并网发电,需设计所述初相位角调整装置5,因为两台电机初相位角不可能完全一致,电机容量不同,功率角也不同,所以需设计所述初相位调整装置5。
如图3,所述初相位调整装置5采用蜗轮51蜗杆52结构,所述蜗杆52还通过一齿条53连接到副发电机4的联接座41上,所述联接座41连接副发电机4的定子;所述齿条53根据副发电机4的初相位转化为机械角度来设计,转化的误差最多相差一个极距;所述蜗轮51蜗杆52固定在主发电机2的上机架21支臂上,通过调节蜗轮51蜗杆52带动联接座41旋转角度,调整所述副发电机4的定子与转子42的初始相对位置,从而实现两台发电机初始相位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78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变频多联机空调
- 下一篇:九信道空间谱估计超分辨率监测测向移动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