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圈式快开盲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8046.1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5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郑安力;姚保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瑞斯信力(常州)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3/16 | 分类号: | F16J13/16;F16J13/2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侯雁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圈式快开盲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盲板,特别涉及一种锁圈式快开盲板。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配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配套设备中,盲板是一种常用的开启关闭装置。为了方便快捷地完成开启,盲板通常采用快开结构的快开盲板,目前使用的快开盲板主要有两种,即卡箍式快开盲板和插扣式快开盲板。第一种卡箍式快开盲板通过螺杆带动两个或多个卡箍的收紧,将盲板端盖与筒体法兰压紧,使得密封圈产生变形,从而实现密封,但卡箍式快开盲板存在着如下缺陷:(1)在开启和关闭时,需要有专门的工具使盲板端盖与筒体法兰压紧;(2)为保证密封良好,对大口径的需要的扭矩较大,若长时间不用,甚至造成螺纹胶合,不能开启;(3)由于卡箍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位置会发生变化,需要进行调整以保证对中,所以操作烦琐,故开闭速度相对较慢,一般需要多人协同操作。第二种插扣式快开盲板是盲板端盖和简体法兰之间通过间断单头或多头螺纹旋转啃合,实现快速开启或关闭的一种快开盲板,但插扣式快开盲板存在着如下缺陷:(1)若长时间不使用,容易出现难以开启的情况;(2)工作时,开启、关闭施加扭矩过大;(3)加工较为复杂,且仅限于在小口径的设备上使用。除此之外,上述两种快开盲板还存在着如下共同缺陷:拆装都极其麻烦,操作烦琐,维护不方便。同时密封圈一般都采用O型密封圈,使用寿命短,且不能重复使用。特别是卡箍式快开盲板,O型密封圈经常由于脱离密封槽而被挤压超过塑性变形,最终只得更换。同时由于两种盲板加工困难,精度不够时,还经常出现漏气的情况。
随着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配套设备逐渐向大口径、高压力方向发展,对快开盲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有的这些快开盲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目前急需一种开闭快速、操作方便、质量好的新型快开盲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开闭快速、操作方便、质量好、适用范围广的锁圈式快开盲板。
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锁圈式快开盲板,包括有筒体法兰、盲板端盖和密封圈,盲板端盖设置在筒体法兰内,密封圈设置在盲板端盖上的槽内,还包括有转臂机构和锁圈机构,所述锁圈机构包括有若干块支撑块,锁圈机构还包括带有缺口的锁圈,锁圈机构还包括有锁紧装置,支撑块均串装在锁圈上,且相邻支撑块之间具有相同的间距,锁紧装置设置在锁圈缺口两端的锁圈上,筒体法兰上开有限位槽,锁圈机构设置在盲板端盖上,锁圈机构的支撑块设置在限位槽内,转臂机构一端与筒体法兰相连接,转臂机构一端与盲板端盖上端相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有安全连锁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转臂机构包括有转臂、左支撑连接件和右支撑连接件,左支撑连接件与转臂一端活动连接,左支撑连接件与筒体法兰相连接,右支撑连接件与转臂另一端活动连接,右支撑连接件与盲板端盖上端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有连接块、转动销、支撑连接件、连接杆和手柄。
进一步,所述的密封圈为C型密封圈,C型密封圈上开有内凹槽,C型密封圈的横截面形状为C型。
进一步,所述的C型密封圈内嵌装有限位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很多好处:(1)本实用新型开闭快速,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上充分考虑了现场具备的操作条件,安装、维修、操作十分方便,且在开启和关闭时,不需要有专用工具来进行操作,开启和关闭快速,操作简单、方便,劳动强度低,省时省力;(2)质量好。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得在开启和关闭时不需要非常大的力,大小口径操作差异不大,这使得零部件不易出现磨损胶合等现象,本实用新型质量好,使用寿命长,密封可靠,压力越高,密封性越好;(3)制作容易,适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容易,且适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不但适用于立式设备,也适用于卧式设备,不但适用于大口径设备,也适用于小口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件4锁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瑞斯信力(常州)燃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特瑞斯信力(常州)燃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80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溶剂除去法
- 下一篇:端粒酶抑制剂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