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扰流式雨刮片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8192.4 | 申请日: | 201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5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宥;王上胜;李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32 | 分类号: | B60S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扰流式雨刮片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的雨刮器,特别涉及一种雨刮器用的雨刮片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用的风窗玻璃电动雨刮器(也称刮水器)是指由电动机驱动,带动固定在其输出轴上的刮臂作摆动,使安装在刮杆上的雨刮片作相应的刮刷运动,从而刮刷风窗玻璃外表面上的雨水、霜雪和灰尘等物质使玻璃干净透亮的装置。当刮水器工作时,刮杆由于弹簧的作用对雨刮片产生压紧力,使雨刮片对风窗玻璃产生压力;如刮水器雨刮片采用传统的多点式金属骨架雨刮片时,由于其压力不均匀及弯曲弧度不够,雨刮片与风窗玻璃曲面贴合不良好,雨刮器在刮水状态时,出现摆幅不顺、不正常跳动,且噪音大,雨刮片(橡胶材料)的接触面(即雨刮片刃口)与玻璃面无法完全贴合而产生擦拭残留,或擦拭后玻璃面呈现水膜状态,玻璃上会产生细小条纹、雾点及线状残留,使雨刮质量降低。另外,传统雨刮片由于采用金属骨架而使得雨刮片有多个受力点,使刮片压力不均匀,传统雨刮器在雨刮片损坏时,还存在金属骨架刮伤玻璃的可能,且金属骨架质量较大、易产生锈蚀,运动惯量大,易发生噪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雨刮片对风窗玻璃曲面压力均匀、贴合良好,且噪音小的扰流式雨刮片总成。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扰流式雨刮片总成,包括刮片胶条、支架,所述支架上装有刮片外套,该刮片外套内装有簧片,且簧片通过卡箍与刮片胶条相联;所述刮片外套将簧片、扁丝、刮片胶条和卡箍包裹为一体,刮片胶条则露出于刮片外套的外部。所述刮片外套外表面的曲面呈抛物线面或圆弧面,具有扰流作用。
采用本发明后,一条整体的刮片外套、簧片及卡箍取代了传统刮片胶条(即雨刮片)后部的金属骨架,使得刮片胶条能够均匀分布压力、贴合良好,使其各部分受力平衡、稳定,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雨刷的弊端。刮片外套还具有遮阳防老化作用,刮片胶条非常柔韧,刮刷冰雪、沙砾时不容易残留,能彻底消除原有的运动发抖现象,且寿命长、重量轻、噪音小,比传统雨刷附着力更强、刷得更干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扰流式雨刮片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断面图。
图4为图3中卡箍的B向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风阻受力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可知,本发明扰流式雨刮片总成,包括刮片胶条3、支架4,所述支架4上装有刮片外套2(其两端装有堵头1),该刮片外套2内装有簧片7,且簧片7通过卡箍9与刮片胶条3相联;所述刮片外套2将簧片7、卡箍9和刮片胶条3包裹为一体(对刮片胶条起到遮阳、防老化的保护作用,还代替原扰流板使气流对刮片胶条产生下压力),刮片胶条3(一部分)则露出于刮片外套2的外部。
其中,簧片7作为弹簧钢弹片内藏于刮片外套2(为塑胶制品)中,作为其真正的骨架,使其具有弯曲弹性,正是由于其弯曲柔软、弹性良好及压力均匀,使刮片胶条与玻璃曲面贴合良好;所述刮片胶条3内设有扁丝8,以更好地支撑刮片胶条;所述卡箍9通过其两端的卡箍钩12将刮片胶条3和扁丝8箍固在一起,卡箍9通过其两侧的卡箍倒刺锁片14卡在簧片7的簧片槽中而将卡箍与簧片及扁丝连接在一起(如图3、图4所示);如图1、图2所示,所述支架4上部通过卡簧销5装有卡簧6,用于联接雨刮器的刮杆。
扰流式雨刮片总成其实就是用一条整体的刮片外套、簧片及卡箍、扁丝等取代了传统刮片胶条(即雨刮片)后部的金属骨架。简称的无骨架雨刷并非真的“无骨”,而是将一条自适应的簧片(弹簧钢弹片)内藏于刮片外套中、将扁丝(两条不锈弹性钢片)内藏于刮片胶条中,以组成柔性与刚性适中的弹性体,簧片及扁丝(一条弹簧钢弹片及两条不锈弹性钢片)分别有如人体的脊梁及肋骨,代替并优于传统结构中的组合金属骨架。刮片胶条、簧片和扁丝紧密组合成柔性与刚性适中的弹性体,其组合是依靠若干个卡箍完成的,卡箍的两卡箍钩钩住刮片胶条及扁丝,使刮片胶条、簧片和扁丝紧密组合,卡箍的两卡箍倒刺锁片穿过簧片的簧片槽后,因弹性撑开,卡箍倒刺锁片卡在簧片的簧片槽中,卡箍即被锁住而不会拔出,以保证刮片外套、簧片、卡箍、刮片胶条和扁丝紧密组合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81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种汽车用火箭及新类型制动系统
- 下一篇:汽车液压蓄能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