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螺旋灯管明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8813.9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4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刚;刘小泉;翁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1/32 | 分类号: | H01J61/32;H01J9/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灯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结构的荧光灯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螺旋灯管明管结构。
背景技术
荧光灯管是一种照明用灯管,目前,市面上广泛生产和销售的螺旋荧光灯灯管的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半螺旋状荧光灯管,另一种是全螺旋状荧光灯管。半螺旋灯管明管在加工制作时,先是将玻璃管加热,然后通过一个模具将玻璃管螺旋成型以实现玻璃管的双螺旋结构,接着将螺旋成型的玻璃管退出该模具,然后再利用另外一个模具加热并弯管脚(弯出直线段的灯脚),且该弯管脚的过程通常都是采用手工来完成,而后再进行割脚处理(将多余的部分割除),最后用该明管上粉,封口,排气制成一个半螺旋灯管。半螺旋灯管主要存在如下的缺陷:一是,灯管的高度较高(这是由于有了灯脚的缘故);二是,明管弯脚不便于自动化生产(这是由于有弯脚工序的缘故)。全螺旋灯管明管在加工制作时,先是将玻璃管加热,然后通过模具将玻璃管螺旋成型以实现玻璃管的双螺旋结构,接着将螺旋成型的玻璃管退出模具,然后对螺旋成型的玻璃管进行割脚处理,最后用该明管上粉,封口,排气制成一个全螺旋灯管。全螺旋灯管相对于半螺旋灯管来说,具有灯管高度小,无须明管弯脚工序的特点,但是,由于全螺旋灯管的末端(即割脚后的端部)为弧形,因而存在着如下的缺陷:一是,由于灯管的管端是弧形,易在封口时芯柱碰到外玻璃管壁,因此,不便于自动化生产;二是,由于灯管的管端是弧形,用工装设备夹持灯管的管端时会不稳,从而严重影响封口质量。三是,由于管口一般都是椭圆的,会严重影响封口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全螺旋灯管明管结构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对全螺旋灯管明管结构的改进及其制作方法的调整,使得该全螺旋灯管明管既便于自动化生产,又能够明显地提高灯管制作的封口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螺旋灯管明管结构,包括沿着双螺旋线弯绕而成的螺旋式结构明管主体;该明管主体的两个用来安装电极的末端部分别设在螺旋式结构的底部,并沿着螺旋线的轴线成对称设置;二个末端部设为落在双螺旋线中的直线段,且该直线段的长度为8~15m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螺旋灯管明管结构,是在双螺旋结构的玻璃管的末端设置直线段,且该末端直线段是落在制作螺旋式结构的双螺旋线上,是利用机械手将螺旋成型部分以外的直线段玻璃管向螺旋线方向校正,然后切割多余的部分后形成。该末端直线段可以看成是螺旋线在平面投影的一个弦,但由于该末端直线段很短,因此,也可以看成是落在螺旋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螺旋灯管明管结构,其制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a.将玻璃管加热到一个预先设定的温度;
b.用模具对已加热好的玻璃管进行螺旋成型处理以实现玻璃管的双螺旋结构;
c.将已螺旋成型的玻璃管退出模具;
d.将脱模后尚未完全退热的玻璃管在同一台工装设备中转移定位并微加热,然后用工装设备的机械手将螺旋成型部分以外的直线段玻璃管向螺旋线方向校正,使得有一部分直线段玻璃管落在螺旋线上;
e.对直线段玻璃管进行切断处理,保留玻璃管的直线段8~15mm作为安装电极的管脚。
所述的预先设定的温度为750℃~90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螺旋灯管明管结构,直线段(即封口端)的长度设为8~15mm,不能太短,太短则无法装入电极的芯柱,也不能太长,太长则可能影响塑料件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螺旋灯管明管结构,由于在切断工序中,切断面是在管端的直线段上,所以切断面是圆形,原有的全螺旋灯管结构其切断面不在直线段而是在弧线段,因此其切断面是椭圆形,这样不便于电极芯柱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88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