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试仪控系统采集精度的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9006.9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7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曹延芝;宋立新;孟广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聚增 |
地址: | 10009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试仪 系统 采集 精度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测试仪控系统采集精度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各类仪控系统的采集精度测试装置为采集后的数值输出到专用的显示装置输出,或者是在仪控系统内设置一个专用的网络端口,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后传输到网络端口,本测试装置是将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机器码传送到主处理模块,由主处理模块再将采集数据转发到系统备用的网络通信端口,通过专用的网络协议进行发送,由PC机上安装的专用网络抓包工具接收该数据,由测试人员配置测试工具读取采集值,进而计算采集值与实际输入值的偏差,验证采集电路的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采用该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缺点:
1、这种方法需要的测试组态、验证设备和测试步骤都比较复杂,需要测试人员实时观察、手动记录并进行大量计算,对测试人员技术难度要求很高,且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有效验证和记录,工作效率低下;
2、耗时耗力,效率低下,不能满足现代自动化快速有效测试的需求。
3、采集数据通过特定的网络协议进行发送,协议复杂,采集包中协议信息过多,增加了判断被测数据的难度;
4.系统必需通过主处理模块向设计专用的网络端口对采集数据进行转发,增加了系统软硬件复杂度;
5.PC机上安装专用的抓包工具,该工具只能显示16进制数据,测试人员需要将16进制数据转换成与采集信号对应的实数,再与实际输入的被测模拟量信号进行比较计算,判断精度。
6.网络发包速率过快,仅仅根据人眼观测和手动记录不能记录到所有的测试值。
事实上,只需知道输出的采集结果是否在系统允许的精度范围内即可,而不必知道每个输出数值和被采集数值相差的具体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系统自身比较被采集量是否在标准精度范围内,从而得到一个或大或小的数字量结果的用于测试仪控系统采集精度的测试系统,该系统测试方法简单,测试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用于测试仪控系统采集精度的测试系统,包括,模拟量采集模块,采集模拟量信号,将采集到的模拟量信号转化为主处理器可读语言并和通讯协议信息形成数据包传输给所述主处理模块;
主处理模块,接收数据包,解析数据包得到模拟量采集值、判断模拟量采集值是否在标准精度范围内,并根据在范围内和范围外得到两个不同的数字量输出结果,得到的数字量和通讯协议信息组成数据包输出;
数字量输出模块,接收数据包,解析数据包得到数字量输出结果并输出到结果显示模块上;
结果显示模块,显示数字量输出结果;
所述模拟量采集模块、主处理模块和数字量输出模块都是仪控系统自身的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主处理模块和数字量输出模块之间采用网络通讯的方式传输数据。
优选的,所述模拟量采集模块包括电源电路、
采集电路,采集模拟量信号,
A/D转换电路、将采集到的模拟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数据处理电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主处理器可读语言并和通讯协议信息形成数据包传输给所述主处理模块;
通讯电路,和主处理模块进行通讯。
优选的,主处理模块包括电源电路、
处理电路,接收数据包,解析数据包得到模拟量采集值、判断模拟量采集值是否在标准精度范围内,并根据在范围内和范围外得到两个不同的数字量输出结果,得到的数字量和通讯协议信息组成数据包输出;
通讯电路,和模拟量采集模块以及和数字量输出模块进行通讯。
优选的,数字量输出模块包括电源电路,
通讯电路,和主处理模块之间进行数据通讯;
数据处理电路,接收数据包,解析数据包得到数字量输出结果并输出到放大电路上;
放大电路,将信号放大后输出到结果显示模块上;
优选的,所述结果显示模块采用波形存储记录仪或万用表。
优选的,所述放大电路为三极管或场效应管。
优选的,所述数字量输出模块输出的数字量为高低电平。
优选的,所述标准精度范围为:x-A≤y≤x+A,其中:y为实际采集到的模拟量值,x为实际输出给模拟量采集模块的模拟量值,A为模拟量采集模块所允许的采集精度与满量程的乘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90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导引车地标传感器
- 下一篇:分布式网络自动灌溉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