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体倾斜相互链接结构体系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9113.1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2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定;彭水力;卓瑜;杨汉伦;余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4B1/34 | 分类号: | E04B1/34;E04B1/38;E04B1/58;E04B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倾斜 相互 链接 结构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体系,尤其是一种整体倾斜相互链接结构体系。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倾斜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复杂体型建筑,与垂直建筑相比,需要抵抗由于倾斜产生的重力倾覆弯矩,这种重力倾斜弯矩往往比所处环境的风、地震作用产生的水平倾覆弯矩要大得多。目前,在社会上的建筑大多为直线或折线形结构,如电视塔、无线电塔、微波塔、输电线路塔、旅游观光纪念塔,从外观上看具有稳定性,与之相比,倾斜结构则是一种特殊的复杂体型建筑,需要抵抗由于倾斜产生的重力倾覆弯矩,这种重力倾斜弯矩往往比所处环境的风、地震作用产生的水平倾覆弯矩要大得多,具有一定的建造技术难度,其基础、主体各分段加工和安装具有较复杂的变形控制设施,需要进行精确的工厂加工定位和现场安装加工定位,常常引起建筑师构想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倾斜建筑。因此,建筑师在具体的工程设计中,要通过分析了解倾斜框架在重力、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构件内力、整体变形特点,同时需要研究如何建造的施工方法,解决施工阶段结构构件受力、变形及结构在顶部合拢形成整体的复杂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建造出不同形式的倾斜建筑体形且安全的整体倾斜相互链接结构体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整体倾斜相互链接结构体系,包括相向倾斜的塔楼之一和塔楼之二,塔楼之一、塔楼之二分别设有横向框架和纵向框架,其特征在于:
1)塔楼之一、塔楼之二的底部通过框架结构连接成整体,位于底部之上的横向框架由下向上呈逐层向内倾斜;至少在塔楼之一和塔楼之二的顶层分别设有万向轴承式支座,通过所述万向轴承式支座与链杆的两端固定,形成倾斜链接的整体结构体系;
2)所述倾斜链接的整体结构体系,其横向为顶部链杆连接的向内侧倾斜的横向框架,其纵向为两栋塔楼的纵向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万向轴承式支座与分别与塔楼之一和塔楼之二顶层的横向框架固定连接,链杆的两端通过与万向轴承式支座铰接,将塔楼之一和塔楼之二顶层的横向框架连接成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整体倾斜相互链接结构体系是采用框架结构形式倾斜,建筑底部分成两栋塔楼,塔楼之一和塔楼之二的横向框架对齐,从首层起根据设定的 倾斜角相互向内倾斜,倾斜角沿纵向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塔楼之一的横向框架由单跨倾斜框架、双跨倾斜框架和带竖向桁架的倾斜框架组合而成;所述塔楼之二的横向框架由多跨倾斜框架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横向框架和纵向框架的结构构件为型钢混凝土构件、钢管混凝土构件或钢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塔楼之一和塔楼之二顶层的链杆为钢结构,截面形状为箱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万向轴承式支座承受压力和拉力,沿上下、左右在控制范围小角度转动,放松切向水平力和弯矩。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的倾斜角范围在6度~14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整体倾斜链接结构体系,在达到结构安全和采用常规的逐层向上施工方法下,可建造出不同形式的倾斜建筑体形。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整体倾斜链接结构体系,与现有技术的直线或折线形建筑结构相比,能给人带来震撼感,同时解决了施工阶段结构构件受力、变形及结构在顶层合拢形成整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倾斜链接结构体系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倾斜链接结构体系单跨倾斜框架的立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倾斜链接结构体系双跨倾斜框架的立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倾斜链接结构体系带竖向桁架的倾斜框架的立面示意图;
其中,1-塔楼之一,2-塔楼之二,3-横向框架,4-纵向框架,5-链杆,6-万向轴承式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图1、图2、图3和图4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包括相向倾斜的塔楼之一1和塔楼之二2,塔楼之一1、塔楼之二2分别设有横向框架3和纵向框架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设计院,未经广州市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91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