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线圈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9441.1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6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载春;赵明;陈勇;廖祖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航天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7/18 | 分类号: | H01F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卢玲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线圈 驱动 装置 | ||
1.电磁线圈驱动装置包括逻辑电平变换电路(1)、触发器电路(2)、移位锁存电路(3)、移位电路(5)和线圈驱动电路(4),其特征在于:
所述逻辑电平变换电路(1)接收外部控制器输出的串行信号,同时逻辑电平变换电路(1)接收触发器电路(2)输出的触发控制信号,将串行信号进行逻辑变换后输出到触发器电路(2)和移位锁存电路(3)中;所述逻辑电平变换电路(1)还接收移位电路(5)串行输出的反馈信号,并将反馈信号输出到外部控制器;
触发器电路(2)接收逻辑电平变换电路(1)输出的逻辑变换后的信号,输出触发控制信号到逻辑电平变换电路(1)、移位锁存电路(3)和移位电路(5);
移位锁存电路(3)接收逻辑电平变换电路(1)输出的逻辑变换后的信号并锁存,并在触发器电路(2)输出的触发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输出并行信号到线圈驱动电路(4);
线圈驱动电路(4)接收移位锁存电路(3)输出的并行信号,输出驱动信号到外部线圈,控制外部线圈通断,同时,线圈驱动电路(4)输出反馈信号到移位电路(5);
移位电路(5)接收触发器电路(2)输出的触发控制信号,移位电路(5)将线圈驱动电路(4)输出的反馈信号移入,并在触发器电路(2)输出的触发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反馈信号串行输出到逻辑电平变换电路(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驱动电路(4)包括线圈驱动模块VD1;线圈驱动模块VD1包括电阻R59、R60、R61、R63、R64,电容C12,二极管D30、D31、D32和三极管Q2、Q3;其中,电阻R59、R60、R61的一端同时连接移位锁存电路(3)的输出端,电阻R5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阻R60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0的阴极和电容C12的正极,电阻R6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0的阳极、二极管D32的阳极和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32的阴极均通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64、R63接地,电阻R64、R63的连接节点连接到移位电路(5)的输入端,并且,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还通过二极管D1连接输出驱动口Z1,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31的阳极,三极管 Q2的发射极、电容C12的负极和二极管 D31的阴极同时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线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电平变换电路(1)包括六非门集成电路U1、三与非门集成电路U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线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锁存电路(3)包括移位锁存器U9、U10、U11、U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磁线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电路(5)包括移位寄存器U5、U6、U7、U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航天工业公司,未经重庆航天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94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I型矽钢片叠压装置
- 下一篇:自振动除尘橡胶绝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