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薄煤层的掩护式液压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0290.1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4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东;张冬梅;郭振宇;刘楚强;王长江;韩山岭;曹立军;杨永福;王颖;张连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1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苏宇锋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煤层 掩护 液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薄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掩护设备,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底板较软、需要抬底的液压支架,具体是一种用于薄煤层的掩护式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紧缺,我国煤炭开采步伐的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矿井面临着资源枯竭问题,为解决资源枯竭问题,我国也对薄煤层要求进行了开采,提高煤炭采出率。但是随着开采厚度的逐渐降低,以及支护空间的减小,薄煤层开采技术中存在一些新的问题。由于薄煤层开采时,井下空间高度减小,而如果巷道的底板比较软时,在移动液压支架时需要抬底,此时不能使用通常的抬底机构,因为适用于薄煤的液压支架的底座通常比较薄。而且,薄煤层开采时井下通风也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如果连杆仍然采用传统的箱体式结构,会使得井下通风不方便。中国发明专利 “薄煤层掩护式液压支架”(申请日2005年12月31日,授权公告日200年12月30日,授权公告号CN 100575665C)公开的一种用于薄煤层的液压支架,其在顶梁和掩护梁内采用横向设置的液压缸,以便于打开侧护板,但其没有对上述问题加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薄煤层的掩护式液压支架,所述的这种用于薄煤层的掩护式液压支架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薄煤层开采过程如果底板较软而不方便移动液压支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液压支架包括顶梁、立柱、前连杆、掩护梁、后连杆和底座,两根立柱铰接于底座与顶梁中部两侧,掩护梁上端铰接于顶梁后端,前连杆上端铰接于掩护梁中部,后连杆上端铰于掩护梁下端,前连杆和后连杆的下端铰接于底座后端,掩护梁、前连杆、后连杆和底座两两铰接构成四杆机构,底座裆间设有推移千斤顶和推杆,底座为全开裆箱体结构,推移千斤顶和推杆设于底座的裆间,推移千斤顶位于裆的后部,推杆位于裆的前部,在底座前部的裆间设有抬底机构,该抬底机构包括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和抬底千斤顶,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中部分别铰接在位于裆两侧的耳板上,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上端分别与抬底千斤顶的缸体和活塞杆相铰接,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的下端位于推杆上方。
顶梁后部与掩护梁之间还铰接有平衡千斤顶,该平衡千斤顶上端与顶梁后部下侧铰接,平衡千斤顶下端与掩护梁中部铰接。
顶梁前部向前延伸设有钢板,该钢板与顶梁的顶板构成整体结构。
前连杆呈板状,由两块钢板构成,平衡千斤顶位于前连杆的两块钢板之间。
在掩护梁外侧与底座之间铰接有主筋板,主筋板呈板状构件,该主筋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铰接于前连杆的上端和下端的铰接轴上。
在前连杆的两块钢板外侧各设有一块主筋板。
在底座后端左右各铰接有一个后连杆,两个后连杆之间设有距离,该两个后连杆上端与掩护梁铰接。
后连杆采用箱体结构,由钢板焊接而成。
推杆采用箱体结构,由钢板焊接而成。
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由两个板件构成,抬底千斤顶位于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的两个板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用于薄煤层的掩护式液压支架中结合薄煤层液压支架底座较薄的特点设计四杆式抬架机构,在抬底千斤顶作用下可以将底座抬起一定的高度,便于移架,解决了薄煤层无法抬底的难题,并且所占用空间很小。在顶梁和掩护梁之间设有平衡千斤顶,可以调节顶梁和掩护梁的俯仰角度,使顶梁与顶板更好地贴合,从而使其结构达到平衡。顶梁前部向前延伸设有钢板,该钢板与顶梁的顶板构成整体结构,采用加长的顶梁,不但增大了对顶板掩护的范围,而且增大了通过煤机的空间。前连杆采用高强度板焊接结构,前连杆的作用,不但优化了四连杆结构,减小了连杆挡风面积,增大了通风薄煤层的通风性能。在前连杆的两个铰接轴上、位于前连杆外侧还设有主筋板,起到前连杆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中去掉顶梁、立柱和掩护梁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座部分的俯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02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