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钬激光碎石治疗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0813.2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0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顾华东;郑陈琪;武晓东;吴先有;位兵;陈瑞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8/26 | 分类号: | A61B18/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碎石 治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钬激光碎石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钬激光碎石治疗系统是一种治疗结石的仪器。该仪器能够有效地治疗尿道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以及肾结石,尿路结石等泌尿疾病。除此之外本治疗机还可以应用于人体体表及组织气化、凝固、切割、止血等。而激光器的能量,峰值功率直接影响仪器的治疗效果。
目前大多数产品采用的是脉宽为200-600微秒之间的钬激光输出,根据文献介绍和自己的实验结果,通常输出峰值功率在百瓦量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峰值功率的钬激光碎石治疗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钬激光碎石治疗系统,包括在一光轴上依次直线布置的全反射镜、第一 波片、偏振器、HO:YAG激光晶体、第二 波片和输出镜,所述HO:YAG激光晶体与第二 波片之间还设置有一中红外波段调Q晶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微秒级腔型基础上设计加入中红外电光调Q晶体,同时用波片进行光学修正以克服高能量泵浦引起的晶体退偏;实现高峰值功率的纳秒级钬激光均匀输出。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钬激光碎石治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全反射镜,2、第一 波片,3、偏振器,4、HO:YAG激光晶体,5、中红外波段调Q晶体,6、第二 波片,7、输出镜。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一种钬激光碎石治疗系统,包括在一光轴上依次直线布置的全反射镜1、第一 波片2、偏振器3、HO:YAG激光晶体4、中红外波段调Q晶体5、第二 波片6和输出镜7。
在光学平台上通过调节架固定全反镜1、通过光学底座安装中红外电光调Q晶体5、在光学腔上安装HO:YAG激光晶体4、调节架固定输出镜7、调节架固定中红外调Q晶体5、调节架第一 波片2和第二 波片6,光学座固定偏振片3。
进一步的,全反镜1采用2080nm全反射镀膜,输出镜7采用镀有2080nm波长的40%透射膜。调节全反镜1,调节输出镜7,使光路准直。调节中红外电光调Q晶体5使激光在静态下关门,调节全反镜1,输出镜7,偏振片3使光路准直。加入退压电压,输出动态光。
本实用新型的钬激光碎石治疗系统,实现纳秒级钬激光器的高峰值功率输出,拥有更高的峰值功率和更短的作用时间(峰值功率提高了3000倍,最窄脉 冲宽度减小到原来的1/3000),具有极强的光动力。医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激光脉冲宽度进行临床手术,使得激光与人体作用时间更短,热效应更小,临床使用更高效、安全、可靠。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08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