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磨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0866.4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8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杜中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泰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6 | 分类号: | B24B3/3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55 | 代理人: | 田子荣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刀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磨刀器,一般包括壳体及磨刀件,该磨刀件为交叉设置于壳体上的磨刀片。磨刀时,将刀具的刀刃垂直置于两个交叉的磨刀片之间,然后反复拉动刀具,使磨刀片作用于刀具的刀刃,从而使刀具变锋利。但该结构的磨刀器存在如下缺陷:容易将刀具的中部磨成内凹开,而对刀具的前、后两端,则不易磨削,操作不便,磨刀困难,且磨刀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磨刀效果理想的磨刀器。
一种磨刀器,包括壳体及磨刀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容置腔,所述磨刀件为枢设于容置腔内的至少一个可转动磨轮,壳体侧壁上开设有与可转动磨轮相对应的供刀具伸入的磨刀槽,磨轮与磨刀槽相互错开一定角度设置。
所述磨刀槽纵向垂直设置,而磨轮则倾斜设置。
所述磨轮与磨刀槽之间的夹角为15度。
所述磨轮上设有V形槽。
所述磨轮包括设于同一枢轴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圆盘状基轮及电镀于各基轮外表面的金钢石层,金钢石层之间形成所述V形槽。
所述磨轮包括横向并列设置的第一磨轮和第二磨轮,其中第一磨轮向左倾斜设置,而第二磨轮则向右倾斜设置。
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向上凸设有两组枢接柱,枢接柱上开设有与第一磨轮和第二磨轮的枢轴相对应的轴孔。
所述壳体的左端向左延伸形成一握持部,便于磨刀时握持定位。
所述握持部的下方连接有一基座,使磨刀器可平稳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用可转动磨轮替代交叉式磨刀片,磨刀时只需前后往复移动刀具,磨轮则会随之转动并与刀具来回摩擦,从而将刀具的刃口磨锋利,不管是刀具的中部还是其前、后两端均可自由磨削,操作方便、磨刀效果理想。2、磨轮与磨刀槽相互错开一定角度设置,磨刀时刀具不会磨削损坏磨刀槽。3、磨轮上设有V形槽,且第一磨轮向左倾斜设置,第二磨轮则向右倾斜设置,便于在不同的磨轮上磨削刀具的不同表面,操作方便、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磨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磨刀器,包括壳体1和设有V形槽的可转动磨轮,壳体1开设有容置腔11,容置腔11的底部向上凸设有两组枢接柱12,枢接柱12上开设有轴孔;所述可转动磨轮安装于容置腔11内的枢接柱轴孔上,可转动磨轮包括横向并列设置的第一磨轮21和第二磨轮22,磨轮包括设于同一枢轴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圆盘状基轮20及电镀于各基轮外表面的金钢石层201,金钢石层201之间形成所述V形槽;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磨轮21、第二磨轮22相对应的供刀具伸入的磨刀槽13,磨刀槽13纵向垂直设置,第一磨轮21向左倾斜a角,a角为15度角,而第二磨轮22则向右倾斜15度角设置,使磨轮与磨刀槽13相互错开。所述壳体1的左端向左延伸形成一握持部14,握持部14的下方连接有一基座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同等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泰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泰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08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