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鼻孔狭窄扩张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1020.2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0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裴智;龙兵;刘幼昆;刘国斌;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29/00 | 分类号: | A61M29/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孔 狭窄 扩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前鼻孔狭窄成形术后防止前鼻孔再度狭窄进行支撑的前鼻孔狭窄扩张模。
背景技术
前鼻孔狭窄或闭锁是耳鼻喉科一种疾病,由外伤、炎症或手术等多种原因导致,在医学临床上并不少见。常规的治疗方法是行前鼻孔成形术(或整复术)。前鼻孔狭窄成形术后需要用支撑管扩张半年以上,目的是为了防止前鼻孔再度狭窄或闭锁。常用的支撑管取材于外科常用的硅胶引流管截取2到3厘米,插入鼻腔。此类硅胶管有下列缺点:
1、容易脱出。
2、安装的患者感到不舒适。
3、由于硅胶管局部压迫鼻腔黏膜,局部压强高,容易导致鼻腔局部黏膜溃烂。
4、外观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鼻孔狭窄扩张模,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支撑可靠,不易脱出,减轻了局部压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鼻孔狭窄扩张模,模体中设有通孔,模体的前端设有头部,头部后设有收缩的颈部,颈部后设有隆起的体部,体部的后下端设有尾钩。
所述的头部外缘的直径大于前鼻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鼻孔狭窄扩张模,充分贴合前鼻孔和鼻腔前端的解剖腔隙,减轻了局部压迫,避免了压迫鼻腔黏膜导致的不适感,特别是避免出现鼻腔局部黏膜溃烂。设计了尾钩,保证了扩张模的模体比较牢固地嵌于前鼻孔,不易脱出。外观美观,与前鼻孔几乎融为一体,不影响呼吸,患者易于接受。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象硅胶管一样,顺着一定的方向,灵活的插入鼻腔和从鼻腔取出,便于清洗和消毒,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制作材料为牙托粉(一种制作假牙的材料),与人体组织有很好的相容性,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中,一种前鼻孔狭窄扩张模,模体中设有通孔5,模体的前端设有头部1,头部1后设有收缩的颈部2,颈部2后设有隆起的体部3,体部3的后下端设有尾钩4。所述的头部1外缘的直径大于前鼻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长度在1—2.5厘米,形状为类管状,根据鼻腔的解剖结构,有内外侧方向性,分左右侧。
所述的头部1,其外缘大于鼻孔直径,可以防止扩张模的模体向鼻腔内滑脱及让扩张模易于取出的作用。
所述的颈部2是头部后稍狭窄区域,主要起着支撑前鼻孔,防止前鼻孔狭窄的作用。
所述的体部3位于颈部2后,隆起的形成支撑并贴合着鼻前庭。
所述的尾钩4位于体部后下端,是体部3后外下角呈向后下突起的部分。当患者戴着本实用新型时,尾钩4正好嵌于下鼻甲前端附着处的下鼻道内,起着防止本实用新型向外脱出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制成成品,分为大、中、小号,提供给不同年龄人群使用。也可针对个体单独定制。制作步骤分为取模,倒模、打磨,钻孔和抛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未经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10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液消毒器
- 下一篇:一种可拉伸血管留置针胶布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