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油管立柱防井内落物托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1491.3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5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马旭川;覃立;李伟;张朝举;胡桂林;熊伟;曹学军;李勇;李修德;李振英;崔进;靳正平;陈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19/16;E21B19/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管 立柱 防井内落物托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井测试领域,具体是一种的组油管立柱时的托筒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钻井工程中,为了在起下钻中放置方钻杆,水龙头和钻进时接单根操作,开钻前要钻大小鼠洞与下鼠洞 管。大鼠洞管用φ254mm~φ305mm废旧套管制成,长度应比方钻杆(包括其上,下接头)长2~3米以上。小鼠洞管一般用φ203mm废旧套管制成,长度应比要存放的钻杆单根(双根)长1~2米。鼠洞管的位置、斜度与方钻杆入鼠洞,摘挂大钩等操作有密切关系,钻鼠洞的方法根据地表土质的情况而定,当地表土质松软时用水力冲蚀的方法钻成,冲鼠洞的位置要控制好,为此在整个过程中应将水龙头及方钻杆用绷绳绷住以保证鼠洞按规定的倾斜度钻成。当表土较为结实时,用涡轮钻鼠洞。一般用φ203.2mm或φ254mm涡轮带φ400mm钻头钻进。由于钻鼠洞时涡轮钻具不断下移,同时也为了不使涡轮钻具(或方钻杆)在棕绳的拉力作用下向一侧倾斜,因此要用两根棕绳同时缠在涡轮外壳(或方钻杆上)倒换使用鼠洞钻进的深度等于鼠管的长度减去鼠管出露在地面的长度,这个长度以鼠管口比转盘面略低一点的位置。
该鼠洞具有以下缺点:
1、洞眼太大,不满足组φ73mm或φ88.9mm油管立柱的要求;
2、用钻井鼠洞组油管立柱时,经常错扣,造成丝扣损坏,导致油管报废;
3、鼠洞只能组一根油管,不能满足同时连续组3根油管的要求;
4、钻井鼠洞底部一般埋在土里,使用不方便;
5、使用钻井鼠洞组油管立柱,要借助空井筒来完成,这样容易造成井下落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发明一套能够运用面广、安全可靠的油管立柱的托筒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油管立柱防井内落物托筒装置,包括密封连接的上筒体和下筒体,上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悬挂装置,下筒体的底部具有引鞋,该引鞋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盲筒。
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连接部分的内径相同,通过丝扣密封件密封连接。
所述上筒体的顶部是上大下小的喇叭口。
所述悬挂装置是若干个吊装挂,吊装挂周向对称设置在上筒体的外壁上。
所述引鞋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锁定环。
所述锁定环是周向固定在引鞋外表面上的排泡管。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这种组油管立柱防井内落物托筒装置,可以满足φ73mm或φ88.9mm油管立柱的组装要求;
2、这种组油管立柱防井内落物托筒装置的丝扣连接结构,能够容易顺利组油管立柱,防止错扣等异常情况的发生;同时,能够有效保护油管丝扣,防止油管损坏;
3、这种组油管立柱防井内落物托筒装置可以同时连续组3根油管;
4、这种组油管立柱防井内落物托筒装置,使用时只需插入井筒,使用安装方便、快速、高效、安全;
5、这种组油管立柱防井内落物托筒装置的底部是盲筒,可以有效防止井下落物。
本组油管立柱防井内落物托筒装置已在我公司的勘探开发中实验和应用,使用期间没有发生一起组油管立柱期间井下落物事故。
通过自制防井内落物托筒,极大的避免了现场施工中发现落物掉入井内,节约了后期的打捞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1-上筒体,2-下筒体,3-喇叭口,4-吊装挂,5-丝扣,6-引鞋,7-锁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油管立柱防井内落物托筒装置,包括上筒体1和下筒体2,上筒体1和下筒体2是中空的钢管,两者连接部分的内径相同,通过丝扣5密封连接。
上筒体1是固定悬挂段,其顶部是上大下小的喇叭口3,用以引导油管的进入。上筒体1的外壁上的同一高度,呈120°对称布置有3个吊装挂4,是本组油管立柱防井内落物托筒装置的悬挂端,可以自由吊装。
下筒体2是承托段,其底部具有引鞋6,该引鞋6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盲筒,不仅方便引导本组油管立柱防井内落物托筒装置进入井筒,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井下落物。引鞋6的外表面上周向布置有锁定环7,锁定环7其实是该组油管立柱防井内落物托筒装置的排泡管。排泡管不仅起到排泡的作用,同时还起到锁定的作用,使得下筒体2在井下可以有效承托油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14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数据监测装置
- 下一篇:橇装式静-动态水力旋流除砂洗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