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平行式电极警报剪断的踩踏式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1988.5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7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曾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3/10 | 分类号: | G08B13/10;G08B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7 重庆市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行 电极 警报 剪断 踩踏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报警装置,特别是一种踩踏式的防盗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踩踏式报警器由于其金属丝网式电极而具有一定的抗电极被剪断的能力。最近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的实用新型“用屏蔽电缆型电极警报剪断的踩踏式报警器”、“用编织型电极警报剪断的踩踏式报警器”与“用镀膜型电极警报剪断的踩踏式报警器”分别应用了新的电极材料,使之不仅能够警报其所受到的踩踏,而且具备了警报电极被剪断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平行式电极警报剪断的踩踏式报警器,利用平行排列的电极不易区分的特点,可以警报:1)所受到的踩踏,2)某些电极被剪断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一种踩踏式报警器与音频振荡电路,其中,踩踏式报警器包括一个长方形框架、电池组、一个上拉电阻、触发电路、蜂鸣器及其限流电阻,长方形框架的上部有一张金属丝网,其底部有一导电底板,金属丝网与导电底板由框架的四侧绝缘隔离并支撑着,导电底板连接到触发电路的输入端,还通过上拉电阻连接到电池组的正极,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串联一个蜂鸣器及其限流电阻后连接到电池组的负极。
触发电路是双极性555单稳态电路,其中,555集成块的引脚2分别连接到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所述电阻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电池组的正极和长方形框架的导电底板,555的引脚6和引脚7并联,再分别连接到一个定时电阻和一个定时电容,定时电阻和定时电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555的电压控制端5串联一个电容到电池组的负极,555的复位端4和电源端8并联接到电池组的正极,555的引脚3构成触发电路的输出端。
音频振荡电路由三个二输入与非门、电阻R0=10KΩ、电阻R1=10KΩ、电阻R2=1.6KΩ、电容C=0.1μF与电容C412=1nF组成,其中,第1个二输入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作为音频振荡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一个上拉电阻R0=10KΩ到电池组的正极,其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到电阻R1=10KΩ的一端,其输出端与第2个二输入与非门的2个输入端以及电阻R2=1.6KΩ的一端并联,第2个二输入与非门的输出端与电容C=0.1μF的一端以及第3个二输入与非门的2个输入端并联,电阻R1=10KΩ、电阻R2=1.6KΩ以及电容C=0.1μF三者的另一端并联,第3个二输入与非门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容C412=1nF的一端,电容C412=1nF的另一端连接到触发电路中555的引脚2。
长方形框架上部的金属丝网由若干根裸露的、平行的、外观与尺寸相同的导线组成,位于奇数行的导线并联,它们电气连接到电池组的负极,位于偶数行的导线串联起来,其一端连接到电池组的负极,另一端连接到音频振荡电路的控制端,然后随机地把其中部分位于奇数行与偶数行的邻近的导线的位置进行交换。
本实用新型把金属丝网结构的电极变化成平行式电极的网结构,当其中所谓“偶数行的”导线被剪断的时候触发单稳态电路动作,进而驱动蜂鸣器发出声音报警。因为位于奇数行与位于偶数行的导线数目多,不易分辨,因此具有相当的警报电极受到剪断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既保持了金属丝网式电极具有一定的抗剪断的能力,又增强了踩踏式报警器警报电极受到剪断的能力,而其电极的材料来源与制作都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对照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踩踏式报警器的组成方框图。
图2是触发电路的原理图。
图3是音频振荡电路的原理图,其中,开关S代表所述金属丝网中“偶数行的”导线。
图中,1.长方形框架,12.长方形框架的侧面(宽),13.长方形框架的侧面(长),14.长方形框架的底板,15.长方形框架上部的金属丝网,3.电池组,4.触发电路,41.双极性集成电路555,5.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是踩踏式报警器(申请号:201020223907.1),如图1所示,两者的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长方形框架上部的金属丝网(15)采用了平行式的电极结构,分成所谓“偶数行的”与“奇数行的”两组导线,此外,增加了音频振荡电路(参见图3)。
如果所谓“偶数行的”的导线电极之一被剪断,相当于图3中的开关S断开,音频振荡电路的控制端的电位被R0=10KΩ上拉到电池组的正极电位,解除了对音频振荡电路的第1个与非门的输入信号的封锁,音频振荡电路开始(音频)振荡,其输出信号通过耦合电容C412=1nF产生接连不断、尖锐的负脉冲施加到不可重触发的触发电路(4),导致蜂鸣器(5)接二连三地鸣叫。而长方形框架上部的金属丝网(15)与其导电底板(14)的接触所产生的单个负脉冲通过耦合电容C41=1nF施加到触发电路(4),使得蜂鸣器(5)只鸣叫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19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镀膜型电极警报剪断的踩踏式报警器
- 下一篇:一种电池防盗告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