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无连杆往复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2726.0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6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黎明;黎正中;马玉生;郭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清能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08 | 分类号: | F16J1/08;F16H21/18;F04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连杆 往复 旋转 运动 相互 转换 机构 应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机构的活塞。本实用新型同时涉及一种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机构以及应用该机构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内燃机和压缩机中,实现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为曲柄连杆机构。然而,在曲柄连杆机构中,由于连杆的存在,曲柄连杆机构的内燃机和压缩机具有体积庞大、笨重、平衡性能差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审定公告日为1988年12月14日、公告号为CN85100359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曲柄圆滑块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授权公告日为2001年6月27日、授权公告号为CN1067741C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曲柄双圆滑块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授权公告日为2001年6月27日、授权公告号为CN1067742C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曲柄多圆滑块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在申请号为200910210785.4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无连杆往复运动和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也称为端轴-动轴机构)。
上述中国专利公开的内燃机和压缩机共同特点是其中的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的转换机构中,取消了连杆。从而克服了曲柄连杆机构的设备上述的缺点。若需进一步了解上述中国专利的详细内容,请参考上述中国专利的公开文献。
传统的采用曲柄连杆机构的小型通用内燃机以及微型压缩机中,有很大一部分机型不用专门的机油泵,而是通过设置于连杆大头的油针或者油勺等零件在油底壳的油池中搅油,形成油雾对机器的运动件提供润滑。而在采用曲柄圆滑块机构或者端轴-动轴机构的设备,由于没有连杆,在运动件中也没有作类似连杆运动的零部件,难以像传统的曲柄连杆那样为机体提供润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塞,以解决现有曲柄圆滑块机构或者端轴-动轴机构的润滑问题。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一种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机构以及应用该机构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塞,应用于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包括冠部和与所述冠部固定连接为一体的活塞座;在所述活塞座上设置有贯穿该活塞座的通孔,该通孔为圆滑块容置孔或者端轴-动轴机构的动轴销容置孔;其中,在所述活塞座的与冠部相对的一端还设置有泵油装置,所述泵油装置与设置于活塞座上的润滑油道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泵油装置为一柱体,在所述柱体中设置有两端开口的通道,该通道称为泵油通道;在所述泵油装置装配于所述活塞座上时,所述泵油通道一端的开口与设置于活塞座上的润滑油道相对准并连通。
优选的,所述泵油通道为螺旋状通道。
可选的,所述泵油通道为与所述柱体中心轴线同轴的直通道。
优选的,所述泵油通道为与所述柱体中心轴线同轴的通道,且沿朝向活塞座的方向,所述通道开口渐缩。
优选的,所述泵油通道为包括不同内径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台阶型结构,所述第一通道的开口与活塞座上的油道连通;且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径尺寸;在所述第一通道中设置有弹簧和圆球组成的单向阀。
可选的,所述泵油装置与活塞座一体成形。
优选的,所述泵油装置与所述活塞座为分体式结构;在所述柱体与活塞座连接的端部外侧设置有螺纹,在所述活塞座安装泵油装置的端部设置有相应的螺纹孔;所述泵油装置通过将设置有螺纹的端部旋入所述螺纹孔中的方式装配于活塞座上。
可选的,所述泵油装置为圆柱体或者棱柱体。
可选的,在所述泵油装置为圆柱体时,其上还设置有扳手结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活塞。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为无连杆内燃机,包括上述的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为无连杆压缩机,包括上述的 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活塞底部设置有泵油装置,在活塞应用于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中工作下行时,油底壳中的机油通过泵油装置进入活塞座的油道中,通过活塞上的油道进入可圆滑块容置孔或动轴销容置孔,进而通过圆滑块或者动轴销的运动将润滑油甩出,形成油雾为机器提供润滑;而且通过圆滑块的的旋转将机油甩出的润滑效果大大优于通过油针提供的润滑的曲柄连杆机构,提高机器的效率,降低零部件的磨损,从而提高了机器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清能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清能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27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阀体的垫体
- 下一篇:一种双副轴变速箱主轴与太阳轮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