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持压力稳定的燃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3012.1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4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侠;李江涛;李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5/02 | 分类号: | F23K5/02;F23Q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持 压力 稳定 燃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点火系统即油系统的油压稳定的设备,属于火力发电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炉炉前油系统是为电站锅炉点火及低负荷稳燃、助燃、以及为燃油锅炉提供油燃料的一个系统。常规的燃油系统是由管道、一次仪表、开关、阀门及附件等组成。它们的功能是保护、监视锅炉炉前点火系统中的介质在正常压力和流量下工作,并实现FSSS和CCS的控制要求,其中阀门根据控制和调节的需要包括快关阀、调节阀、安全阀和截止阀,开关阀的作用就是开或关保证油通过或不通过,开关阀要求动作灵活且反应时间快;调节阀的作用是根据锅炉负荷的要求控制油的流量和压力,对油的压力和流量起个调节作用。安全阀是保证油压上限的一个阀门,有个背压,有个起跳压力,当流经过的燃料油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起跳压力,安全阀就自动打开泄压到回油。流量计是计量整个油系统经过的燃油量的一个仪表,通常在进油管一个,回油管一个,进油流量扣除回油的量就是燃油量。压力表是对介质压力进行测量的一个仪表,通常在进油管和吹扫或雾化管上都要设以检测油压或吹扫雾化介质的压力。压力开关是保证燃油压力不超过某个安全的压力的开关,通常也有个设定值压力高报警、压力低报警或压力低切除。以上油系统的配置都都必须遵循NFPA(美国防火保护协会标准《多燃烧器锅炉炉膛防爆/内爆标准》。NFPA是火力发电行业必须遵守的规范。NFPA所描述的油系统对油压稳定性要求较高,但实际运行中由于冷态点火初期或低负荷时供油泵刚投用等因素引起油压不稳定就严重影响油系统的正常供油,从而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稳定油压的油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保持压力稳定的燃油系统,包括供油母管及回油母管,在供油母管上依次设有进油快关阀组及调节阀组,回油快关阀组设于回油母管上,其特征在于:蓄能器通过安全阀接入供油母管,或在回油快关阀组上并联有旁路小口径快关阀组。
进一步,所述蓄能器连接在所述调节阀组的后端。
所述蓄能器可垂直、水平或倾斜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常规配置的燃油系统上通过增加某些设备来调节整个系统的油压和流量,因此燃油系统能够保持压力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保持压力稳定的燃油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保持压力稳定的燃油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保持压力稳定的燃油系统,包括供油母管1和回油母管5,在供油母管1上有进油快关阀组3及调节阀组2,在调节阀组2后边(沿着供油方向)装设蓄能器6,蓄能器6通过安全阀7接入供油母管1上,在回油母管5上有回油快关阀组4。
如图2所示意,另一种稳定油压的系统是靠在回油快关阀组4上装设旁路小口径快关阀组8,具体稳压原理见以下描述。
蓄能器6对燃油管道起到稳定油压,吸收油流脉动冲击的作用。蓄能器6由压力容器、带气阀的皮囊和油阀组成。在没进油时,蓄能器6中是保护气,当油流过蓄能器6时蓄能器6上的气阀打开,保护气流出,同时下方的安全阀7打开,油流入到蓄能器6中,当油系统油压不稳定时,油从蓄能器6中流出到油系统进油管道中稳定系统油压。蓄能器6的容积根据油系统燃油量可进行选择。蓄能器6可以垂直、水平或倾斜安装,为了保证蓄能器6储存能量最大,应该为垂直安装。蓄能器6在油系统的安装位置一般在调节阀组2后面。
锅炉在点火初期炉前及油枪前油压低,为了维持油压,要求回油量要减少,相当于要在管路里憋压,但是回油母管5上的快关阀组4因为考虑到正常的回油一般选择尺寸较大。为了实现憋压,在快关阀组4上设计小口径旁路快关阀组8,一般取较小口径,如0.5英寸,在投第一根油枪前关闭快关阀组4,打开小口径旁路快关阀组8进行燃油的循环,待油枪前油压合适后再投油枪。
实际工程中可以只采用一种如只在供油母管1上装设蓄能器6或只在回油母管5上装设旁路小口径快关阀组8,也可以采用此两种方法都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3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供暖炉
- 下一篇: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的固体进料系统自动化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