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煮罐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3183.4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1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峰;孙森伟;金中华;任广鹏;代建华;翟俊营;张广彬;魏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漯河双汇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01 | 分类号: | A23L1/01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张绍琳 |
地址: | 462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煮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煮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肉料骨料蒸煮罐。
背景技术
目前,在肉制品加工公司,用于肉料骨料蒸煮罐一般都是一个罐体内设置加热设备,蒸煮好后倒出,再装物料继续蒸煮。由于加热设备与蒸煮罐体是一体的,每煮好一罐倒出,再加料。这样即加大换料的时间,又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蒸煮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蒸煮罐,包括料槽,料槽与加热槽导轨副连接,料槽的底面设置有加热管通孔,加热管通孔上铰接有挡块,蒸汽管穿过加热槽底面与加热槽内的加热管联通,加热管上设置有汽孔,加热管通过加热管通孔伸入到料槽内,加热槽上还设置有槽盖。
上述蒸煮罐,所述加热管通孔是锥形通孔,与挡块相配合的梯形通孔的上部直径大于梯形通孔下部直径。
上述蒸煮罐,所述加热管上汽孔按上密下疏排列。
上述蒸煮罐,所述加热管上设置十至一百个汽孔中的任一种。
上述蒸煮罐,所述加热管直径为20-80mm。
上述蒸煮罐,在料槽上部还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上述蒸煮罐,在料槽上部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上述蒸煮罐,料槽与加热槽导轨副连接是指在料槽外周至少设置两个凸筋,在加热槽内壁上设置与凸筋相配的凹槽。
上述蒸煮罐,料槽与加热槽导轨副连接是指在料槽外周至少设置两个凹槽,在加热槽内壁上设置与凹槽相配的凸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由于加热槽与料槽分开设置且是导轨副连接,外部设备将装满肉料或骨料的料槽装到加热槽内,高温蒸汽通过加热管的汽孔进入到肉料或骨料内,由于加热管上汽孔上疏下密排列,高温蒸汽均匀地通到肉料或者骨料内,达到快速加热物料。当达到预定温度或压力时料槽内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送到控制器内,控制器停止加热,通过外部设备将料槽提起输送到下一道工序。提起料槽后再加装另一装满的料槽继续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蒸煮罐,包括料槽3,在料槽3上部还设置温度传感器6和压力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器连接,料槽3与加热槽2导轨副连接,料槽3的底面设置有加热管通孔11,加热管通孔11上铰接有挡块10,加热管通孔11是梯形通孔,与挡块10相配合的锥形通孔的上部直径大于梯形通孔下部直径。蒸汽管1穿过加热槽2底面与加热槽内的加热管7联通,加热管7上设置有十至一百个汽孔8,加热管上汽孔按上密下疏排列,加热管直径为20-80mm,加热管7通过加热管通孔11伸入到料槽3内,加热槽2上还设置有槽盖9。
本实用新型的料槽3与加热槽2导轨副连接是指在料槽外周至少设置两个凸筋,在加热槽内壁上设置与凸筋相配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料槽3与加热槽2导轨副连接还可以指在料槽外周至少设置两个凹槽,在加热槽内壁上设置与凹槽相配的凸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漯河双汇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漯河双汇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3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