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滤烛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3283.7 | 申请日: | 201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2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郭望渊;周志根;陈科庆;彭小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兴源过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13 | 分类号: | B01D29/13;B01D29/5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11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新颖,特别针对强腐蚀等恶劣环境进行固液分离的过滤烛管,属于密闭加压过滤领域。
背景技术
过滤机种类繁多,包括离心、真空、膜过滤等类型。这些类型的过滤机虽有各自的特点,但因烛式过滤机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过滤效果好而日益在酿酒、饮料、医药、化工、环保等行业被广泛应用。烛式过滤机中所用的过滤元件为过滤烛棒,目前国内外生产的烛式过滤机大都采用可调间隙的扁弹簧螺旋式烛柱,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清洗调整,往往会出现螺旋烛柱间隙大小不等,影响过滤物的流量和浊度,同时,由于这类机器过滤封头笨重,清洗时,起吊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且能针对强腐蚀等恶劣环境进行固液分离的过滤烛管。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1、烛管由围绕一根中心滤液管的六根过滤管组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烛管的截面上看,这种布置同梅花相似,故又可称为七孔梅花烛管。外围每根过滤管外侧布置有凸筋,凸筋相间处开有小孔。这种不同寻常的设计能使滤饼能很好地附着在过滤介质(布)上面。在加压过滤过程中,过滤元件的凹陷处能使滤饼紧贴在滤布的表面,从而保证在整个过滤周期内滤饼不会随意移动变位。凸起的筋条一方面可增强烛管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又可避免滤布因受外压紧贴在烛管上从而堵死其上的出液小孔通道,导致出液不畅,影响出液速度。2、为适应酸、碱等腐蚀恶劣环境,本管材采用玻纤增强的聚丙烯挤出成型,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它能在温度120°C之内输送酸、碱和盐类等腐蚀性介质,并能与聚丙烯板材进行热熔焊接成型加工。3、烛管头部热熔焊接有类似于PP-R冷热水管道系统中金属嵌件接头,从而很方便实现与集液管之间的安装与拆卸。4.为实现外圈烛管与中心管之间的联通,在烛管另一端焊接有一凹槽的联通头,通过此空腔导通外围管与中心管。5、为抵销过滤时烛管产生的浮力对其自身稳定性和对上部支撑固定联接件的作用力,特在联通头底部焊接有一空心管,内部封装有一铅重棒。6、为了提高同一排集液管上所安装的烛管的强度,特设置烛管定位杆加强。通过底部可调整方向的烛管定位杆联接块使之串接成一体,从而提高了整体抗流体冲击力的能力。7、为实现过滤目的,烛管外部套有一免缝制的超声波熔焊的过滤毡,两端通过双钢丝卡箍及密封圈垫实现两端的密封联接,有效防止过滤、洗涤及反吹卸饼时的跑液、短路及漏气现象。8、此烛管的过滤方式:在加压过滤过程中,液体从过滤元件的外部穿过滤布,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被收集在滤布的表面,形成分成均匀的一层滤饼进行架桥过滤。因为过滤元件的外形有凹有凸,管内外具有一定的压差,故滤饼总附着在过滤烛管的表面。滤出清液通过六根同心过滤管向下流动,然后在底部汇集进入中心管,逆流而上,最后到达顶部的收集管,通过外接管排出密闭加压容器。卸饼时,利用反向气流的冲击,附着在烛管滤布表面上的滤饼就能脱落下来。当滤布被气流吹胀起来时,滤饼上就会出现垂直方向的裂缝,在介质达到它的最大变形后不再变大,滤饼便纷纷掉落。
技术方案:过滤烛管,烛管联接头、联通头与烛管之间采用热熔焊接;联通头、尾焊块与外套管之间采用热熔焊接;尾焊块与定位杆联接块之间采用螺栓联接组成,烛管与滤布套之间通过密封圈及卡箍实现联接密封。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结构新颖、独特、简单;二是使用耐腐蚀的塑料材质,重量轻,强度高,成本低,可在强腐蚀等恶劣环境中进行固液分离;三是整体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四是卸饼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过滤烛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烛管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烛管底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烛管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兴源过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兴源过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32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