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自清洁功能的卧式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4275.4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9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沈玉海;汪家宝;韩琛;牛建勋;陈芳欣;吴锡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4 | 分类号: | B01F7/04;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3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功能 卧式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自清洁功能的梨刀式卧式搅拌装置,可用于混合粉状或粒状固体材料和密度相差比较大的材料,也可混合有少量液体的以固体材料为主的材料。特别适用于需要经常更换搅拌材料种类的场合。
背景技术
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要使用梨刀式卧式搅拌机,它具有搅拌效果好,物料均匀,不会出现粒料和粉料分层的现象,出料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是由于卧式搅拌机出料是靠重力作用实现的,而它的底部不能做成锥形,这样最后会有少量材料残留在搅拌机的底部,同时为了增强搅拌效果,搅拌机的搅拌叶片通常做的比较复杂,而且数量也比较多,使用刷子等工具也很难将残留的材料清理干净。而这些残留的材料混入下一批材料中,会对下一批搅拌的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换批换料时要化费较多的时间清理搅拌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自清洁,在换批换料时快速的将物料放干净,避免它们混入下一批材料中,减少它们对下一批料不利影响的卧式搅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自清洁功能的卧式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缸体以及设置在缸体内的搅拌轴,在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在缸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缸体的侧壁底端设置有进气孔。
所述的进气孔为两组,对称设置在缸体的两侧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搅拌装置的缸体侧壁靠近底部设置进气孔,在需要清洁机器时多次启动搅拌装置,使其搅拌叶片上粘附的材料因受振动而落下,掉落在桶底,然后通过进气孔用压缩空气吹缸体底部,将材料吹到出料口而放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搅拌装置包括缸体1、搅拌轴2,出料口3以及进气孔4,其中在搅拌轴2上安装有搅拌叶片,进气孔4在缸体2的侧壁上,且靠近底部处安装,进气孔可以是1个,2个,3个等多个,进气孔4通过阀门连接到空气压缩机上。在搅拌装置将材料搅拌均匀后,打开放料阀,搅拌好的材料由于重力作用从出料口排出,落到搅拌装置下面的容器中。因为固体材料没有流动性,在出料口正下面的材料排出后,大多数的材料并没有被放出,如图1所示。这时启动搅拌机,材料在搅拌叶片的作用下被铲起又抛下,一部分从出料口落到下接容器中,其余的继续被搅拌叶片铲起又抛下,只至从放料口落到下接容器中。由于搅拌叶片和缸体侧壁之间会有间隙,最后会有少量的材料残留在缸体的底部。这时先打开压缩空气的阀门,使一侧的进气口先工作,残留在缸体底部的材料在气流的作用下,有的从出料口落下,有的飘在空中,在关闭压缩空气后又落到缸体底部。再打开压缩空气的阀门,使另一侧的进气口工作,这些材料又有一部分在气流的作用下从排料口落到下接容器中,这样多次重复,并配以搅拌叶片的多次启-停振动,就可以快速的将材料全部从放料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用以下实验说明:
1-1 常规搅拌机搅拌粉状40%,粒状60%的固体,30分钟后目测清理干净;
1-2 用自清洁式搅拌机搅拌粉状40%,粒状60%的固体,8分钟后目测清理干净。
2-1 常规搅拌机搅拌粒状100%的固体,30分钟后目测清理干净;
2-2自清洁式搅拌机搅拌粒状100%的固体,5分钟后目测清理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42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桨叶可调节结构
- 下一篇:扩散炉的尾气处理系统管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