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纱长机气囊式抓管器维修专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4370.4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0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纱 长机 气囊 式抓管器 维修 专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纱长机的维修专用工具,具体涉及细纱长机气囊式抓管器维修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细纱长机特别是国产长机自动落纱稳定性较差,在走管不到位,抓管器与纱管有一定的偏差时,自动摆臂抓取纱管因抓管器与纱管不对中而导致抓管器破裂、气囊漏气抓不起管纱,而且在更换气囊时,一般是将坏抓管器从车上拆下后,先用铁制工具(如螺丝刀等)将抓管器两端密封盖敲下,接着把里层的漏气气囊拆除,然后将新气囊先翻转后再插于抓管器塑料壳体里,用锤子将铁制密封盖砸于皮囊两端,以此来固定。通过实践和观察发现,在用锤子将铁制密封盖砸于皮囊两端时由于铁制密封盖是不固定的,锤子用力稍不均匀就会造成密封盖的变形和新皮囊的破裂,而且费力、费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动落纱效率与生产成本费用的上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时省力的细纱长机气囊式抓管器维修专用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细纱长机气囊式抓管器维修专用工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加力杆和底板,所述加力杆的一端通过插销与所述底板上的连接座活动连接,所述加力杆上固定连接一开口向下的上圆套模具,与所述上圆套模具对应的底板上固定连接一开口向上的下圆套模具。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了杠杆原理,并设有与铁制密封盖同样大小的圆套模具,更换时,将两端的密封盖放于圆套模具内,将加力杆轻微朝下方一按即可。比纯手工方法大大减少对抓管器的损伤。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加工方便,可以杜绝新气囊在装入时被铁制密封盖毛糙的外围壳体夹、磨破的可能性,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且省工省力,提高了抓纱效率,降低挡车工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以前买一只新抓管器需耗费7.5元,通过更换气囊每只只需3元,每只节约4.5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细纱长机气囊式抓管器维修专用工具包括加力杆1,底板2,加力杆1的一端通过插销3与底板2上的连接座4活动连接,加力杆1上固定连接一开口向下的上圆套模具5,与上圆套模具5对应的底板2上固定连接一开口向上的下圆套模具6。
本实用新型的细纱长机气囊式抓管器维修专用工具可由普通废旧铁、钢质材料制造。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1、将坏抓管器用一字螺丝刀撬开上密封盖7、下密封盖8取下,再取出省坏的气囊;
2、再利用抓管器9外壳套上新的气囊10,套气囊时注意气囊位置是否正确完好;
3、先将换下的下密封盖8平放到下圆套模具6中,喇叭口向上,然后将套好新气囊的抓管器9平放在下密封盖8喇叭口上,再将上密封盖7平放在抓管器9上,且喇叭口向下;
4、然后用手将加力杆1向下施力将上密封盖7、下密封盖8和抓管器9压合,注意用力时要均匀,不要过大过猛;
5、压好后的抓管器要检查上下密封盖是否到位,气囊10在咬合时边缘是否露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43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放置安平仪的工具箱
- 下一篇:一种省力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