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酵母水解生物酶液体微滤纯化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5370.6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7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灵;王孝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庞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00 | 分类号: | C12N9/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邹超贤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酵母 水解 生物酶 液体 纯化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生物酶制剂分离纯化的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酵母水解生物酶液体微滤纯化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酵母水解生物酶在提取过程中需要分离纯化,而传统的普通过滤机的除杂、除菌能力差,且开放式的操作流程易污染微生物,不能满足产品无污染的高质量要求;并且传统的膜分离设备虽有较好的除杂、除菌能力,但不适合工业化生物酶提取液分离纯化,极易堵塞,连续分离能力有限,而且酶活力损失大,实用价值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实现实用、高效、连续大批量分离纯化酵母水解生物酶提取液,提供一种酵母水解生物酶液体微滤纯化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采用0.1~2.0μm孔径的中空纤维有机膜或陶瓷或不锈钢微滤管,并联形式和封闭式微滤系统,通过变频调节流量形式,提高微滤处理能力,减少酶活力损失及提高卫生水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酵母水解生物酶液体微滤纯化分离装置,其结构主要包括原料储罐、格莱福泵、微滤管、截留液收集泵、清洗罐、流量调节装置、阀门、压力表、流量计和料管,原料储罐采用料管通过进料阀与格莱福泵连接,回流料管通过流量计与回流阀连接;清洗罐通过料管、进水阀与格莱福泵连接;微滤管采用料管多个并联连接,并分别采用料管通过反向冲洗阀、冲洗阀与格莱福泵连接,通过截留液回收阀、进料控制阀、压力表与截留液收集泵连接,另通过截止阀、进水阀、过滤液控制阀、过滤截止阀、倒向冲洗阀和回流阀连接;清洗水通过清洗水回流阀与清洗罐连接;截留液回收采用料管通过截留液回流阀、过滤液控制阀和截留液收集泵与原料储罐和微滤管连接。
以上所述的原料储罐、微滤管和清洗罐,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以上所述的微滤管,是采用孔径为0.1~2.0μm的高强度耐酸碱、耐腐蚀的中空纤维有机膜或陶瓷或不锈钢等组件的微滤管。
以上所述的给料管,采用包括塑料或不锈钢的给水管。
以上所述的阀门,采用包括截止阀、进料阀、进水阀、进料控制阀、回流阀、反向冲洗阀、倒向冲洗阀、冲洗阀、清水回流阀、截留液回收阀、排空阀、储罐排空阀、过滤液控制阀、过滤截止阀和截止阀的塑料阀门或不锈钢陶瓷阀门。
以上所述的微滤管,采用包括若干个微滤管并联安装。
以上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采用调速变频器。
本装置设置是全封密系统。
本装置设置有反冲洗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能实现在完全封闭状态下连续过滤分离高浊度液体。即当微滤膜过滤流量衰减到一定程度时,只需要打开截留液回收阀,通过回收管道泵将微滤管内的截留液抽回原料储罐重新浸提,并用清水冲洗,从而达到循环过滤,使微滤膜能够保持高通量长时间运行;
2、本装置能保持酶制剂高活力。即通过流量调节装置控制格莱福泵调节进料流量,通过调节回流阀控制膜压力,以及夹套式保温来控制原料罐原料的温度,减少机械转动、流动等作用对生物酶的破坏,起到保持生物酶制剂活力不损失的作用;
3、本装置采用孔径为0.1~2.0μm的高强度耐酸碱、耐腐蚀的中空纤维有机膜或陶瓷或不锈钢组件的微滤管,能够在高效除杂除菌实现分离纯化作用的同时,又不会破坏物料的原有成分、结构、风味、活力,提高了产品的卫生质量与品质,从而省去了传统的高温灭菌工艺的繁杂,降低了高温灭菌破坏物料有效成分的风险,既可节约能源又可防止有效成分被破坏,大大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因此,该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对微生物卫生及酶活力要求严格的各种生物酶制剂的过滤分离,同时也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液态饮料和调味剂的过滤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原料储罐、2-格莱福泵、3-流量调节装置、4-压力表、5-微滤管、6-流量计、7-清洗罐、8-截止阀、9-进料阀、10-进水阀、11-进料控制阀、12-回流阀、13-反向冲洗阀、14-倒向冲洗阀、15-冲洗阀、16-清水回流阀、17-截留液回收阀、18-排空阀、19-储罐排空阀、20-过滤液控制阀、21-过滤截止阀、22和23-截止阀、24-截留液收集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装置的总体结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庞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庞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53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头模块及相机模块
- 下一篇:去除炭素材料中Ca含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