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屋顶全开启温室用双层集露断桥隔热节能天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5713.9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8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卓杰强;王浚峰;龙智强;程龙;周增产;李秀刚;韦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64 | 分类号: | E04D13/064;A01G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顶 开启 温室 双层 断桥 隔热 节能 天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全开启温室屋顶的排水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屋顶全开启温室用双层集露断桥隔热节能天沟。
背景技术
天沟作为温室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温室结构重要的受力构件,同时还承担排除屋顶雨雪水的功能。一般温室用于排水的天沟是裸露在空气中,且天沟都是导热性能很好的金属制成的,这样无形的就加快了温室内与温室外的热交换,降低了整个温室的节能保温效果。而且现有的一般温室天沟结构只能收集雨水,而无法对温室内部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回收,秋冬季节室内外温差大时,造成温室内的湿空气在天沟处遇冷凝结成露水,容易在天沟底部形成滴露,冷凝水从屋顶滴下影响作物生长。也有一些专利技术对温室天沟进行了改进,如“一种节能温室天沟的密封结构”专利虽然增加了密封元件,减少了天沟顶部传热问题,但是雨水只能落到密封元件上,雨水排水效果没有原天沟好,而且温室内冷凝水未能收集。“用于连栋温室屋顶中的天沟”专利虽然解决了冷凝水收集问题,但是只有一层冷凝水收集槽,天沟自身的冷凝水未能收集,而且天沟还是裸露在空气中,未解决天沟热量损失问题。
屋顶全开启温室是一种节能环保型温室,打破了传统的温室顶部固定的方式,采用了以温室天沟为固定轴,整个屋面能绕天沟旋转,达到温室顶部全开的目的。在夏季该温室两屋面可实现整体开启,大大提高了通风面积,可快速除去温室内的高温高湿空气,达到快速空气交换的效果,同时给作物生长提供全部的自然光照。冬季屋顶全开启温室由于需要保持温室内的温度,降低温室通过天沟的热量传递损失,收集温室屋面形成的冷凝水。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天沟,既解决天沟裸露空气热量损失问题,雨雪水排除迅速,又解决温室内冷凝水收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顶全开启温室用双层集露断桥隔热节能天沟,其既可解决天沟裸露空气热量损失问题,又能解决温室内冷凝水收集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屋顶全开启温室用双层集露断桥隔热节能天沟,包括天沟本体,在所述的天沟上设置有呈“U”型的雨雪水收集槽;所述天沟为内部中空,上壁为具有两端壁的开放式结构,各端壁形成有向中心的下陷沟,两端壁的纵向壁紧包贴上方的雨雪水收集槽的侧壁;在天沟的下方设有用于收集天沟自身形成的冷凝水的集露槽;一承载上述整体单元的“U”型支架板,焊接在温室的立柱架上。
所述天沟的下壁与集露槽间设有支撑结构体,该支撑结构体由中间段的直立支撑及两侧上分支壁和两侧下槽壁组成,所述的两侧上分支壁紧包贴天沟的下壁,所述的两侧下槽壁与集露槽的槽壁叠合。
所述天沟上部与雨雪水收集槽间设有隔热胶层。
该雨雪水收集槽侧壁的头端与温室的全开启玻璃窗底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具有双重收集作用,既能收集雨雪水,同时可收集温室内冷凝水;且雨雪水排除迅速,天沟热量损失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屋顶全开启温室用双层集露断桥隔热节能天沟结构的截面视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收集雨雪水和冷凝水的示意图。
图3 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天沟的屋顶全开启温室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天沟;2、聚氯乙烯(PVC)隔热胶;3、转轴;4、自攻螺钉;5、上层集露槽;6、集露槽中部右侧;7、集露槽中部左侧;8、连接板;9、下层集露槽;10、“U”型支架板;11、温室立柱;12、全开启玻璃窗;13、雨雪水收集槽;14、雨雪水;15、冷凝水;16、电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屋顶全开启温室用双层集露断桥隔热节能天沟包括有天沟1,该天沟1的上方设置有呈“U”型的雨雪水收集槽13;所述天沟1为内部中空,上壁为具有两端壁的开放式结构,各端壁形成有向中心的下陷沟5,两端壁的纵向壁紧包贴上方的雨雪水收集槽13的侧壁;在天沟的下方设有用于收集天沟自身形成的冷凝水的集露槽9;一承载上述整体单元的“U”型支架板10焊接在温室的立柱架11上。
所述天沟的下壁与集露槽间设有支撑结构体6、7,该支撑结构体6和7均是由中间段的直立支撑及两侧上分支壁和两侧下槽壁组成,所述的两侧上分支壁紧包贴天沟的下壁,所述的两侧下槽壁与集露槽9的槽壁叠合,能很好的其支撑固定作用。
所述天沟1的上部与雨雪水收集槽13间(两者均可采用铝材制造)用隔热胶层2隔开,该隔热胶层2可为聚氯乙烯(PVC)隔热胶,用自攻螺钉4将三者固定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57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以太端口的同轴接入网络单元设备
- 下一篇:手持式地沟油快速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