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蓝光DVD播放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5867.8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6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曾祥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视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1/00 | 分类号: | G11B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2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dvd 播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蓝光DVD播放器,具体是一种便携式蓝光DVD播放器。
背景技术
目前蓝光技术已得到全世界170多家游戏公司、电影公司、消费电子和家用电脑制造商的支持,蓝光(Blu-ray)或称蓝光盘(Blu-ray Disc,缩写为BD)利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并因此而得名。传统DVD是用光头发出的红色激光(波长为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的,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的信息就更多。因此,蓝光光盘的存储容量远远高于普通DVD。蓝光可以说是目前最先进的大容量光碟制式,这一激光技术的进步,能够使一张单碟存储量达到25GB,是现有DVD(单碟)的5倍,比HD-DVD的单面容量也多近10GB。蓝光产品的巨大容量为高清电影、游戏和大容量数据存储提供可能和方便,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清娱乐的发展。蓝光光碟还拥有一个异常坚固的表层,来保护光碟里面重要的记录层,可以经受住频繁的使用、指纹、抓痕和污垢,以此保证蓝光产品的存储质量和数据安全。
但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目前便携式蓝光DVD播放器产品大部分是台式机的形式出现,需要配合高清电视机才能够欣赏到高清节目,台式便携式蓝光DVD播放器不能作为一套独立的解决方案,加之现在的高清电视机价格较昂贵,其节目来源也比较丰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耗低、尺寸小、便于携带的便携式蓝光DVD播放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蓝光DVD播放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中的主板、LCD显示屏,在壳体上设置有与伺服解码模块连接的功能选择按键,在主板上设置有伺服解码模块、分别连接到伺服解码模块的电源模块、存储模块、马达驱动模块、LCD显示驱动模块、散热模块以及控制各模块正常运行的主控芯片,所述的伺服解码模块采用BCM7630单芯片作为解码芯片,所述的LCD显示屏为10.1英寸显示屏。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主板上设置有音频解码模块,所述音频解码模块一端连接到主控芯片,一端连接了一个功放芯片,该功放芯片连接到耳机输出接口。
并且,在主板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网络的WIFI模块。
为了提高整个播放器散热效果,所述散热模块包括一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通过控制线连接到主控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功耗低,本申请专利采用了高集成度BCM7630处理芯片和主控芯片实现电源智能控制,从而大大节省了功耗,同时,采用集成LCD显示屏技术对比现有的高清电视机在功耗方面也大大降低了。
(2)携带和使用方便,本申请专利机身尺寸和总重量与现有的台式便携式蓝光DVD播放器相当,方便随身携带和使用。
(3)本实用新型支持耳机功放输出,能够应用在各种嘈杂的环境和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主板上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揭示的便携式蓝光DVD播放器,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于壳体1中的主板2、LCD显示屏3,在壳体1上设置有与伺服解码模块连接的功能选择按键,在主板2上设置有伺服解码模块21、分别连接到伺服解码模块21的电源模块22、存储模块23、马达驱动模块24、LCD显示驱动模块25、散热模块26以及控制各模块正常运行的主控芯片27,该伺服解码模21块采用BCM7630单芯片作为解码芯片,所述的LCD显示屏3为10.1英寸显示屏。
并且,在主板2上设置有音频解码模块28,所述音频解码模块28一端连接到主控芯片27,一端连接了一个功放芯片,该功放芯片连接到耳机输出接口。
由于整个播放器空间小,散热条件不好,为了更好的散热和使其更稳定的工作,散热模块26包括一散热风扇,该风扇的转速是通过主控芯片的温度来控制的,当温度升高时,散热风扇的转速开始增加,当温度降低时,散热风扇转速下降,这样将整机的能耗控制在最佳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视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视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58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