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暖风水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6103.0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1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潘华;夏义生;王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27/02;F16K1/36;F16K1/32;F16K41/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空调 暖风 水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暖风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暖风水阀。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制冷系统要求的增高,在车用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中增加水阀装置也将逐步推向市场,即通过微电机或拉丝拨杆控制暖风机温度风门的启闭,使发动机热水的热量通过暖风机的热交换器散发出来并进入车内,达到车内供暖的效果。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即使风门关闭严密了,由于发动机热水还是一直通往暖风芯体,热交换器散出的热量仍然可以散发到汽车驾驶室内,造成多余的热量进入制冷系统的风道中,影响制冷效果,且增加了制冷的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空调暖风水阀,其目的是有效的控制发动机冷却水流入暖风芯体,减少在暖风芯体的热交换量,减少汽车空调系统制冷时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汽车空调暖风水阀包括中空的筒状阀体,阀体内部设有金属阀芯,所述的金属阀芯的外圆周上包裹有阀片,金属阀芯垂直于阀体的轴线方向设置,阀片位于阀体的内部,所述的金属阀芯的一端固定在阀体的内部,金属阀芯的另一端穿过阀体与连杆连接。
所述的阀体由上阀体和下阀体两部分组成,且上阀体和下阀体采用凸凹槽结构相互配合。
所述的凸凹槽之间通过塑料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阀片为橡胶材质,且阀片为斜圆曲面结构,样条曲面与阀体内壁相偶合,阀片与阀体内壁之间采用保证其内部密封性能的过盈配合。
所述的连杆采用机械弯折工艺,且连杆与金属阀芯之间为焊接在一起。
所述的连杆与阀体的外表面接触处设有密封圈和金属垫片,并通过支撑板进行限位。
具有上述结构的一种汽车空调暖风水阀具有以下优点:
1、该种汽车空调暖风水阀的阀片采用橡胶体,很好的与阀体配合,使得其密封性更强;同时,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采用塑料焊接工艺,比采用铆接工艺更方便可靠,使阀体连接更简易,更可靠。
2、该种汽车空调暖风水阀的连杆与阀芯之间焊接后,通过密封垫圈与阀体连接,再次增加了阀体内部的密封性能。
3、该种汽车空调暖风水阀结构简单而紧凑,体积小巧,密封性能好,启闭操纵自如,大大增加了水阀内部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阀芯与连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3中,1:上阀体;2:连杆;3:金属垫片;4:支撑板;5:密封圈;6:金属阀芯;7:阀片;8:下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阀芯与连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3所示结构结合可知,该种汽车空调暖风水阀包括中空的筒状阀体,阀体内部设有金属阀芯6,金属阀芯6的外圆周上包裹有阀片7,金属阀芯6垂直于阀体的轴线方向设置,阀片7位于阀体的内部,金属阀芯6的一端固定在阀体的内部,金属阀芯6的另一端穿过阀体与连杆2连接。
阀体由上阀体1和下阀体8两部分组成,且上阀体1和下阀体8采用凸凹槽结构相互配合,凸凹槽之间通过塑料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比采用铆接工艺更方便可靠,使阀体连接更简易,更可靠。
阀片7为橡胶材质,且阀片7为斜圆曲面结构,样条曲面与阀体内壁相偶合,阀片7与阀体内壁之间采用保证其内部密封性能的过盈配合,从而保证阀片7与下阀体8之间更好的配合,保证其内部的密封性能。
连杆2采用机械弯折工艺,且连杆2与金属阀芯6之间为焊接在一起,保证了其具有很好的启闭角度;连杆2与阀体的外表面接触处设有密封圈5和金属垫片3,并通过支撑板4进行限位,再次增加了阀体内部的密封性能。
旋动连杆2,连杆2带动金属阀芯6,使阀片7旋转与下阀体8内壁接触实现水阀开启与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6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