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CBY桨叶曲面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6119.1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6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余琳;苗维华;郝鹏涛;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九冶三维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宋金鼎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cby 桨叶 曲面 连接 结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器,特别是一种新型CBY桨叶曲面连接结构。
二、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冶金、化工、医药等行业的搅拌器种类和规格很多,其中轴流式搅拌器应用最广泛。大中型搅拌器因其桨径一般较大,为了安装及维修更换方便,主要采用螺栓连接方式。
螺栓连接方式的桨叶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支耳连接,该方式需将桨叶与支耳连接部分压平,而连接部分承受着最大的扭矩力,压平后影响桨叶强度,则必须采用加厚钢板制作桨叶;另一种则是采用法兰连接,桨叶用胎具压制后与一块法兰板焊接,轴上也相应的焊接适配法兰,两法兰采用螺栓连接。以上这两种搅拌器的桨叶结构上相对比,前者需要桨叶的板厚增加,后者虽不增加桨叶板厚,但底板和法兰板的材料、法兰加工及焊接增加了成本,故如何研制出一种省工省料的桨叶与支耳的连接结构成为需要解决和研究的课题。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CBY桨叶曲面连接结构,可有效解决桨叶强度低,寿命短,费工费料,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桨叶、支耳底板、支耳筋板和搅拌轴,搅拌轴周壁上装有支耳底板,支耳底板上的支耳筋板的根部固定连接在搅拌轴上,支耳底板的前端和桨叶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支耳底板和桨叶的连接处为曲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桨叶强度高,省工省料,成本低。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现有产品的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包括桨叶、支耳底板、支耳筋板和搅拌轴,搅拌轴5周壁上装有支耳底板2,支耳底板上的支耳筋板3的根部固定连接在搅拌轴上,支耳底板的前端和桨叶1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支耳底板和桨叶的连接处为曲面连接。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说的桨叶1的后端经连接螺栓4和支耳底板相连接;所说的桨叶1为等螺距结构,每个断面均为曲面,桨叶在沿轴向上有变化的角度和宽度;所说的支耳底板2呈曲面状,其曲率大小与桨叶后端的曲率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由桨叶、支耳底板、支耳筋板、连接螺栓和搅拌轴组成,为保证搅拌性能,桨叶仍按原设计要求压制,在原设计中桨叶与支耳底板接触面是平面(如图3所示),桨叶压制后还要将接触面做压平处理,现在为提高其强度,桨叶压制后的曲面不再压平,而是将支耳底板由原平面设计改为曲面,且与桨叶接触面曲率相同,紧密贴合,在制作支耳底板时利用桨叶胎具一次压制成型,以保证其与桨叶接触面成型一致,即支耳底板曲面角度变化与桨叶根部相同,完全贴合,然后支耳底板与支耳筋板焊接,控制焊接变形量,保证焊后支耳底板仍能与桨叶根部曲率一致,再将焊后的支耳底板和支耳筋板铣出相贯线与搅拌轴焊接。桨叶与支耳底板由连接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如下:根据材料力学理论知识可知,相同材质、厚度、宽度的板材,当其截面为弧形时抗弯截面模量大于其截面为平面的抗弯截面模量,根据σ=M/Wz知,在材料相同、许用应力相同的条件下,抗弯截面模量越大,则其所能承受的载荷越大。因此,我们可根据该理论将桨叶与支耳底板的连接结构变成沿桨叶根部的曲面连接。桨叶压制成型后不再进行压平处理,而是将支耳底板也压制成相同的弧面,这样就提高其连接部分的承载能力。在相同载荷的情况下就可选择壁厚较薄的材料来压制桨叶,从而达到省工省料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桨叶与支耳底板连接结构的改变,不仅因桨叶、支耳底板材料厚度减少降低生产成本20~30%,还在保证原搅拌效果、使用强度的同时,减小了桨叶的运行阻力,降低了搅拌器的能耗,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拆装、加工制作量较小,又节省成本的桨叶与支耳的连接结构,可在冶金、化工、医药等各行业搅拌器上推广使用,尤其针对大功率、大桨径的轴流式搅拌器,可较大程度的节约材料成本,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九冶三维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九冶三维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61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轮内冷却密封装置
- 下一篇:麦芽糖粉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