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多功能无线门铃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6135.0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7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田明阳;袁瀚;何长洋;余颖;陈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3/10 | 分类号: | G08B3/1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安国 |
地址: | 43007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多功能 无线 门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门铃,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提供能量的多功能无线门铃,包括无线门铃和电子时钟两个功能,适用于室内光线较好的一般家庭用户、机关单位、厂房、实验室等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无线门铃都以碱性干电池或者交流电提供电能。以碱性干电池提供电能直接导致产生大量的废旧电池,不仅浪费电能,而且污染环境;以交流电供电则导致门铃不能随意摆放,而且带有一定的危险性。
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手电筒等小型光伏电子产品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光伏转换技术愈见成熟,且在光能高效转换、电能储存控制方面性能稳定,目前仍需要发展推广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时间观念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时钟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人们通常会在室内摆放各式各样的时钟。但这些时钟的作用仅仅是指示时间,功能较单一,不符合产品功能多样化的发展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门铃产生废旧电池污染环境或者因为使用交流电而带有危险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门铃。该门铃不仅使用太阳能清洁能源,而且还集成了电子闹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多功能无线门铃,它包括门铃发射端和门铃接收端,门铃发射端和门铃接收端无线信号联系;门铃发射端包括发射端太阳能电池板、呼叫按钮、发射端充电管理电路模块、发射端锂离子蓄电池、门铃发射端电路模块和发射端USB接口,其发射端太阳能电池板、发射端充电管理电路模块、发射端锂离子蓄电池、门铃发射端电路模块电路顺序电连接,发射端USB接口连接在发射端充电管理电路模块上;门铃接收端包括时钟显示屏、接收端太阳能电池板、门铃扬声器、接收端充电管理电路模块、接收端锂离子蓄电池、开关、门铃接收端电路模块、时钟电路模块和接收端USB接口,其接收端太阳能电池板、门铃扬声器、接收端充电管理电路模块、接收端锂离子蓄电池、开关、门铃接收端电路模块、时钟电路模块电路顺序电连接接,接收端USB接口连接在接收端充电管理电路模块上,时钟显示屏的电源线接到电池的相应极性上,门铃扬声器的电源线接到电路板或电池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射端太阳能电池板选用85毫米*35毫米,功率为0.35瓦的非晶硅电池板;接收端太阳能电池板选用100毫米*70毫米,功率为0.4瓦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的发射端充电管理电路模块和接收端充电管理电路模块均选用太阳能手机充电器充电管理电路。
所述的发射端锂离子蓄电池选用4.8伏,1500毫安时的锂离子蓄电池;接收端锂离子 蓄电池选用3.7伏,1500毫安时的锂离子蓄电池。
所述的门铃为市售普通直流电源无线门铃,其发射端输入电压为4.5伏,静态功率为0.00135瓦,响铃功率为0.21瓦;其接收端输入电压为3伏,其功率为0.0124瓦。
所述的电子时钟为市售普通电子时钟,其输入电压为3伏,功率为0.00185瓦。
本实用新型层次构成上是利用小型、可移动的太阳能电池给蓄电池充电,再利用蓄电池为用电器供电:采用小型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0.4w)连接到充电控制电路(功能是实现太阳能的有效储备和防止电池过充与短路保护)上,再将锂蓄电池焊接到充电控制电路上,这样就构成了能源储备装置,再把电子时钟的电源线接到电池的相应极性上、无线门铃的电源线接到电路板或电池上(按需要电压大小焊接位置);原理上主要涉及光伏效应的能量转换和蓄电控制电路的电学原理;使用时,在一定光光强放置无线门铃发射端和接收端,它就能稳定长久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绿色环保,节能高效,安全性能好,适用于家庭,具有普及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门铃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门铃实施例的发射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门铃实施例的接收端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门铃实施例的接收端反面示意图。
图5是太阳能门铃一实施例的接收端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太阳能门铃一实施例的发射端电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师范大学,未经华中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6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