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稀酸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6493.1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1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伍学明;刘志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恒泰企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7/01 | 分类号: | C01B7/01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 |
地址: | 62001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回收装置,具体为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的稀酸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产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时要加入大量的水和盐酸,水解过程中要升温以达到水解的目的,当温度升至100℃以上时,罐内会产生大量含有盐酸的蒸汽气体,此时必须要作排气,卸压处理,排出的气体就是稀酸气体。原来稀酸不进行回收处理,直接通过喷淋处理,喷淋后成为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对环境污染较严重,治污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既可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避免酸性物质的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可降低生产成本的稀酸回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稀酸回收系统,包括回收塔、换热器和水解反应罐,回收塔通过设置有阀门的管道A与换热器连接,水解反应罐的上方设置了排气口和进料口,水解反应罐的下方设置了出料口,换热器通过带有阀门的管道与水解反应罐连接,回收塔的上端和下端通过管道B连通,进料口管道通过带有阀门的管道C与管道B连接后通过四氯泵与回收塔连通。
所述的换热器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入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水解反应罐的底部还设置支脚。
第一次回收系统:在水解反应罐的排气口位置增加一套冷却系统,水解反应罐中的稀酸气体从排气口排出,进入换热器,被冷却的部分稀酸回流至水解反应罐中,再次参与反应。
第二次回收系统:水解反应罐的排气口冷却系统中没有完全回收的气体,排放到稀酸回收塔,通过四氯泵泵起液体稀酸喷淋的方式再次进行回收,最终泵入水解反应罐参与反应,达到零排放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体现在:可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避免酸性物质的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达到零排放的目的,也可降低生产成本的稀酸回收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回收塔、2——换热器、3——水解反应罐、4——四氯泵、5——排气口、6——进料口、7——出料口、8——管道A、9——管道B、10——管道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稀酸回收系统,包括回收塔、换热器和水解反应罐,回收塔通过设置有阀门的管道A与换热器连接,水解反应罐的上方设置了排气口和进料口,水解反应罐的下方设置了出料口,换热器通过带有阀门的管道与水解反应罐连接,回收塔的上端和下端通过管道B连通,进料口管道通过带有阀门的管道C与管道B连接后通过四氯泵与回收塔连通。
所述的换热器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入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水解反应罐的底部还设置支脚。
第一次回收系统:在水解反应罐的排气口位置增加一套冷却系统,水解反应罐中的稀酸气体从排气口排出,进入换热器,被冷却的部分稀酸回流至水解反应罐中,再次参与反应。
第二次回收系统:水解反应罐的排气口冷却系统中没有完全回收的气体,排放到稀酸回收塔,通过四氯泵泵起液体稀酸喷淋的方式再次进行回收,最终泵入水解反应罐参与反应,达到零排放的目的。
在二次回收中,每生产一罐产品5吨即可回收60 kg 30%含量的稀酸。这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恒泰企业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恒泰企业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64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