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于各种高度建筑群体逃生的速降通道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7076.9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8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亚仁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6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各种 高度 建筑 群体 逃生 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于各种高度建筑群体逃生的速降通道。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火灾救生中,除自救和消防员救助外,可以使用的救生器材有四种:第一种是消防云梯,其缺欠是高度有限,设备及运行费用高;第二种是直升机,虽然高度不受限制,但其缺欠也是设备及运行费用高;第三种是用具有限速装置的绳索,例如各种型式的高楼绳索式缓降器,这方面的产品和专利很多,目前有一些公共建筑和家庭配备了这类救生器材,其缺欠是:人体悬在绳索上,有恐惧感,不便在较大的高度上使用,下降速度较慢,需要家家自备,社会总体支出很高;第四种是用具有阻尼装置的滑筒,例如朱汉民、王虎儒发明专利号为ZL94207343.6的柔性救生滑道,目前西安新竹公司有产品,徐永和发明专利号为ZL200720001623.6的逃生缓降管,目前深圳永嬖公司有产品,其缺欠是:需要人在里面自巳控制速度,不经训练很难掌握,下降速度较慢,只能在近于垂直的状态下使用,使用中容易遇到障碍,大高度时的体积和重量较大,在超高层建筑上很难使用,价格也很高。上述四种器材各有优缺点,虽然在不同场合均能发挥作用,但可以看到的共同缺欠是:除直升机高度不受限制外,其它三种都不适宜在超高层建筑中使用;除具有阻尼装置的滑筒外,其它三种都不能连续逃生;这四种器材的救生速度虽快慢有别,但都不是很快;以每救一个人的平均投资和费用来计算,四种都很高或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欠,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在各种高 度建筑物上连续逃生,投资和费用进一步降低,速度进一步提高,降低恐惧感,既能垂直,又能倾斜使用的一种适于各种高度建筑群体逃生的速降通道。
针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图1、图2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一种适于各种高度建筑群体逃生的速降通道,其特征在于:在入口平台1的下方安装了具有菱形网孔3的网袋2,在网袋2内设置了与网袋2相同高度的筒形衬布4。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只有三个部件,其中网袋和筒形衬布用高性能纤维材料制成,高度按实际需要高度而定,可以由多段接成,重量轻,造价和运行费用低;人体在由网袋和筒形衬布所形成的通道内下滑,其下滑速度是由网袋两端所受的拉紧力来控制的,只要不超过超高速电梯的速度,一般人都是可以适应的,因此可以实现速降目的;人体置于通道内部,自然也就降低了恐惧感;由于通道可高可矮,可垂直可倾斜,因此可适应各种高度建筑使用,特别是可以应用在超高层建筑中,其最大安全使用高度,有待于通过试验取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活动安装方式使用方法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安装方式使用方法示意图
图中:1入口平台,2网袋,3菱形网孔,4筒形衬布,5屋顶平台,6窗口,7下滑人体,8通道,9地面接应人员,10云梯车,11建筑物,12防护用品箱,13竖井,14避难层,15通道出口板,16重块,17地下室,18缓冲气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亚仁,未经张亚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70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连裤袜
- 下一篇:无污染的防腐预制直埋式保温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