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功率LED汽车前大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7299.5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5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国;冯一;马莉;胡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路明光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17/00;F21V19/00;F21V29/00;F21V29/02;F21V31/00;F21W101/1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led 汽车 大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前大灯,尤其是一种以大功率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汽车前大灯,属于LED照明领域。
背景技术
LED魅力四射,优点多多。除了寿命长、耗能低之外,LED更大的长处有四点:一是应用非常灵活,可以做成点、线、面各种形式的轻薄短小产品;二是环保效益更佳,由于光谱中没有紫外线和红外线,既没有热量,也没有辐射,属于典型的绿色照明光源,而且废弃物可回收,没有污染;三是发光效率高,功耗低,可以更节约能源。四是显色性好,白光更纯正,照到物体上使人更容易分辨。
随着LED产品的性能与效率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所以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智能驱动器支持下,LED照明灯具不仅能取代日光灯照明,而且还能实现新的功能。原有的汽车前大灯光源为传统光源,发光效率低,显色性相对不高。而大功率LED完全可以填补这一空白。它的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可以弥补传统光源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功率LED汽车前大灯,:依次包括面罩1、灯板3、恒流电源4、灯外壳2和散热器5;面罩1与灯外壳2将灯板3密封在内部,灯板3通过导线连接在恒流电源4上,位于灯外壳2的内部后端;灯外壳2的后端外部固定有散热器5;其中,所述灯板3为PCB印制电路板,上面安装有大功率LED;所述恒流电源4为DC12V。
所述LED的数量为3或6颗,色温在3000K-6500K,单颗LED发光效率大于100lm/w。
所述的灯外壳2为金属结构,可通过外壳对LED散热。
所述的灯外壳2与散热器5之间通过导热胶固定。所述散热器5为铝制带基座散热器,后端安装电动马达风扇。
本实用新型为车载装置,使用电源为汽车电瓶供电,恒压源DC12V输入,经过恒流电源转化为横定电流为大功率LED灯进行供电。
由于大功率LED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如果不能及时发散出去,会对LED发光效率甚至寿命产生很大影响。本实用新型产用外置散热器5的方法加以保护。首先将大功率LED用焊接在导热性很好的铝基板上,他们之间用导热硅脂填充,以达到更好的导热效果。然后将他们固定在金属外壳2上,通过散热器5将热量散到空气当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功率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全封闭结构,它具有显色性好,轻巧方便,密封防水,防腐蚀强,LED光源,节约能源,寿命长,环保等优良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大功率LED汽车前大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面罩;2:灯外壳;3:灯板;4:恒流电源;5: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大功率LED汽车前大灯,其结构依次包括面罩1、灯板3、恒流电源4、灯外壳2和散热器5;面罩1与灯外壳2将灯板3密封在内部,灯板3通过导线连接在恒流电源4上,位于灯外壳2的后端内部;灯外壳2的后端外部通过导电胶固定有散热器5;
其中,LED的使用数量为3颗,色温在6500K,发光效率大于100lm/w;所述灯板3为PCB印制电路板,上面安装有大功率LED;
所述恒流电源4为DC12V。
本实用新型亮度可以达到1500lm左右,达到正常标准1500lm。
实施例2
一种大功率LED汽车前大灯,其结构依次包括面罩1、灯板3、恒流电源4、灯外壳2和散热器5;面罩1与灯外壳2将灯板3密封在内部,灯板3通过导线连接在恒流电源4上,位于灯外壳2的后端内部;灯外壳2的后端外部通过导电胶固定有散热器5;
其中,LED的使用数量为6颗,色温在3000K,发光效率大于100lm/w;所述灯板3为PCB印制电路板,上面安装有大功率LED;
所述恒流电源4为DC12V。
本实用新型亮度可以达到1800lm左右,大于正常标准1500l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路明光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路明光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72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