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流道灌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7399.8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1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进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和进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0 | 分类号: | B29C4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流道灌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设备,尤其一种注塑流道灌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设备制造技术领域中。但是,现有采用冷流道和热流道的注塑设备在应用时,其射嘴和灌嘴之间的注塑原料往往会发生固化形成料头,这样一方面会导致注塑原料的大量浪费(尤其对于电木类原料来说,其固化后完全无法回收应用),另一方面也会使注塑设备无法顺畅运行,并会导致注塑射出压力过大,进而使产品外表产生气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良的注塑流道灌嘴结构,其可防止料头的形成,节约原料,降低成本,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流道灌嘴结构,包括灌嘴本体,灌嘴本体中设置注塑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灌嘴本体中和/或灌嘴本体外壁上环绕注塑通道设置有加热或冷却机构。
所述灌嘴本体中和/或灌嘴本体外壁上环绕注塑通道设置有加热或冷却介质通道,所述加热或冷却介质通道与外设加热或冷却介质循环设备连通。
进一步地讲,所述灌嘴本体包括芯部和壳层,所述芯部中设置注塑通道,且芯部外壁上环绕设置循环油槽,所述壳层密封覆盖在芯部外壁上,所述循环油槽与外设可控温供油设备连通。
所述循环油槽采用双道循环油槽,所述壳层上设置与双道循环油槽连通的油路进口和油路出口。
所述油路进口和油路出口对称设置在壳层上部。
所述壳层套设在芯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对灌嘴结构进行改良,即,在灌嘴本体中的注塑通道周围环绕设置循环油路等加热或制冷介质通道(当然, 也可为环绕注塑通道设置的电热丝等),实现对注塑通道中注塑原料的温度进行精确调控,防止注塑原料固化形成料头,既可保障注塑设备的顺畅运行,又可节约注塑原料,降低成本,并减小注塑射出压力,使产品外表不会产生气纹,提升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芯部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壳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壳层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5,该注塑流道灌嘴为一种冷流道灌嘴,主要应用于电木原料的注塑成型。该注塑流道灌嘴包括灌嘴本体,灌嘴本体包括芯部1和壳层2,芯部中心部沿轴向设置注塑通道11,芯部外壁上环绕设置双道循环油槽12,壳层2密封套设在芯部外壁上,且壳层上部对称设置与双道循环油槽连通的油路进口和油路出口21,油路进口和油路出口与外设可控温供油设备连通。芯部上端设置若干螺孔13。
本实施例中,电木原料在料管时先塑化,其后到模具中固化,而首次固化完成后,若不立即使用在料管中塑化的原料,则冷流道灌嘴温度应保证与料管温度一致,如此,通过将灌嘴做成两层结构,其内层做双道循环油路可确保跑油顺畅,该循环油路可以与料管使用的油温机连结,从而控制灌嘴温度与料管温度一致,使原料不会固化。
经本案发明人所在单位的实践发现,自采用本实施例的灌嘴以后,生产状况、分析质量无异常,周秒比未改前提升至少0.8s,产能每日提升30-40模次,平均每生产一模产品可节约4.7g原料,而每日开模数平均为2650次,按此计算生产一个机种每日可节约12.5kg原料,这就大大节约了原料,降低了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和进塑胶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和进塑胶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73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注压机柱塞加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模具油缸连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