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电旋转编码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7756.0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5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倪国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荣德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244 | 分类号: | G01D5/244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电 旋转 编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字脉冲旋转式传感器,具体的说是一种磁电旋转编码器,该编码器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机械制造、船舶、纺织、印刷、航空、航天、雷达、通讯、军工等领域。
背景技术
编码器是一种将角度位移转换成一连串数字脉冲的旋转式传感器。其基本结构是由发光器件、码盘、狭缝、接收元件组成。当编码器轴带动码盘旋转时,经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被码盘、狭缝切割成断续光线并被接收元件接收,产生初始信号,该信号经后续电路处理后,输出信号。旋转编码器的精度取决于机械和电气的因素,这些因素有:光盘偏心、轴承偏心、以及光学部分的不精确性。传统的光电编码器由于其码盘一般为玻璃制品,易碎,在抗振动方面具有先天的缺点,防护等级低,工作温度范围窄,-20 0C到+50 0C,并且码盘刻划时精度要求高,难度大。装配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组装调试时对于轴承,主轴,主体,光学器件等之间的配合要求严格,在减少误差上难度大,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磁电原理,提供一种可靠性高、低成本的磁电旋转编码器,它解决了传统光电编码器码盘易碎、精度要求高,机械结构复杂,装调过程繁琐等缺点,选用磁电集成芯片实现信号的产生,接收与处理,省去传统光电式复杂的调试过程,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编码器包括编码器外壳、电路板、编码器主体、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设置在主轴端部中心位置的磁柱,一个设置在电路板上对应磁柱2设置的磁感应芯片。
所述的磁柱和磁感应芯片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磁柱和磁感应芯片在设置时保持有适当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编码器光电式的原理结构,采用磁电式结构代替,同时取消了码盘狭缝等易碎玻璃附件,用磁柱代替了发光原件,再由可编程芯片接收,经过电路处理传出脉冲信号,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改变结构后节省了装调时间,简化了装调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由于取消了码盘、狭缝等易碎元件,避免了因狭缝、码盘破碎原因影响产品使用。
3、能够适应高低温差较大的环境,工作温度范围宽,使用温度达到-450C—1250C 。
4、设计坚固,防护等级高,防护等级可达IP64,能抵御高强度撞击和震动
5、机械结构简单,节约了原材料,降低采购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磁电旋转编码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1所示:该编码器包括编码器外壳1、电路板4、编码器主体5、主轴6、轴承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设置在主轴6端部中心位置的磁柱2,一个设置在电路板4上对应磁柱2设置的磁感应芯片3。
所述的磁柱2和磁感应芯片3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磁柱2和磁感应芯片3在设置时保持有适当的距离H,保证H+0.05mm或H-0.05mm。
使用时将该编码器固定在所测物体上,所测物体主轴旋转同时带动编码器主轴旋转,磁柱2从N、S极发出相应角度位置磁感线的信号,磁感应芯片3接收并感应磁感线信号,此磁感应芯片3是可编程芯片,可以根据不同要求编入不同程序,把磁感应芯片3安放在电路板中心位置,和放置在编码器主轴中心上的磁柱2对应,通过电路供电磁感应芯片3接收由磁柱2传出的磁感应线产生磁电效应,并传出脉冲信号,在磁感应芯片3周围有相应后续电路,根据不同要求,实现不同的输出形式,完全取代了光电式的原理结构,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荣德光学有限公司,未经长春荣德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7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工位扇形真空灭弧室
- 下一篇:一种输送机的电动组合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