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氢原子频标矩形磁控管微波腔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8216.4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6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波;陈强;李晶;杨仁福;高连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三所 |
主分类号: | H01J23/20 | 分类号: | H01J23/2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岳洁菱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原子 矩形 磁控管 微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控管微波腔,特别是一种氢原子频标矩形磁控管微波腔。
背景技术
目前,被动型氢原子频标使用的都是圆柱形磁控管微波腔,由腔体、腔盖A、腔盖B组成,腔体是一个圆柱形管状结构,腔盖A和腔盖B安装在腔体两端,腔体内部形成一个微波谐振腔,腔体内有4个叶片。圆柱形磁控管微波腔有如下不足之处:体积过大,目前圆柱形磁控管微波腔内表面尺寸为Φ131.5mm×195mm,体积约为2.65L,体积过大,不利于氢原子频标小型化;力学稳定性低,圆柱形磁控管微波腔整体重心偏高,不利于整体力学稳定性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原子频标矩形磁控管微波腔,解决目前圆柱形磁控管微波腔体积过大和力学稳定性低的问题。
一种氢原子频标矩形磁控管微波腔,包括:弧形叶片、支柱,还包括:腔体、腔盖A、腔盖B。
腔体为上下贯通的正方桶,腔体分别与腔盖A、腔盖B螺钉固定。支柱、弧形叶片、腔体一体加工成型,支柱置于腔体拐角中心处,且支柱置于弧形叶片中心处。支柱高度为腔体高度的10%~50%,弧形叶片高度为腔体高度的50%~100%。弧形叶片的张角为60°~89°,支柱张角为10°~40°。弧形叶片外径为腔体边长的5%~50%,弧形叶片厚度为外径1%~10%,正方桶的其他三角与此相同。
使用时,将微波信号馈入矩形磁控管微波腔,腔内辐射场呈驻波形式振荡,形成具有合适频率和模式结构的微波电磁场,该微波电磁场与氢原子频标中的原子系统的耦合强,并能够持续的进行相互作用。高能态的激活原子在腔内跃迁产生的辐射场在腔内贮存,反过来又感应其他原子,使之产生受激发射,如此反复进行下去,使原子系统产生了雪崩式的受激发射过程,致使原始发射场不断被放大,当原子系统发出的激射功率能抵偿腔的损耗时,便产生受激振荡,产生的能量通过耦合环输出给电路部分。
矩形氢原子频标磁控管微波腔体积小,力学稳定性强,有利于氢原子频标整机性能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氢原子频标矩形磁控管微波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一种氢原子频标矩形磁控管微波腔的对角线剖面图。
1.弧形叶片 2.支柱 3.腔体 4.腔盖A 5.腔盖B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氢原子频标矩形磁控管微波腔,包括:弧形叶片1、支柱2,还包括:腔体3、腔盖A4、腔盖B5。
腔体3为上下贯通的正方桶,腔体3分别与腔盖A4、腔盖B5螺钉固定。弧形叶片1、支柱2、腔体3一体加工成型,支柱2置于腔体3拐角中心处,且支柱2置于弧形叶片1中心处。支柱2高度为腔体3高度的10%,弧形叶片1高度为腔体3高度的50%。弧形叶片1的张角为60°,支柱2张角为10°。弧形叶片1外径为腔体3边长的5%,弧形叶片1厚度为外径1%,正方桶的其他三角与此相同。
使用时,将微波信号馈入矩形磁控管微波腔,腔体3内辐射场呈驻波形式振荡,形成具有合适频率和模式结构的微波电磁场,该微波电磁场与氢原子频标中的原子系统的耦合强,并能够持续的进行相互作用。高能态的激活原子在腔体3内跃迁产生的辐射场在腔内贮存,反过来又感应其他原子,使之产生受激发射,如此反复进行下去,使原子系统产生了雪崩式的受激发射过程,致使原始发射场不断被放大,当原子系统发出的激射功率能抵偿腔的损耗时,便产生受激振荡,产生的能量通过耦合环输出给电路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三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三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8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