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液压制动前制动软管的安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8470.4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7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骏;周玉琴;何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寸南华 |
地址: | 4000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液压 制动 软管 安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摩托车前制动液压软管的安置结构,特别涉及到一种使用倒置式前减震器的摩托车液压制动前制动软管的安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倒置式前减震器的两轮摩托车越来越多。由于使用倒置式前减震器,给摩托车液压制动器的前制动软管的安装提出了新的问题。首先。液压制动器前制动软管的走线不能遮挡仪表,其次,在运动弯曲时不会挂住临近零部件,制动软管的上下运动限制在特定轨迹内,也不会遮挡仪表;再其次,前制动软管的走线顺畅,并且,装配简洁、美观。
发明内容
为保证使用倒置式前减震器的两轮摩托车的前制动软管不会遮挡仪表,且在运动弯曲时不会挂住临近零部件,制动软管的上下运动限制在特定轨迹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摩托车液压制动前制动软管的安置结构。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液压制动前制动软管的安置结构,包括:硬管、上线勾、下线勾、护罩上线夹、护罩、护罩下线夹和定位线勾,其中,硬管套装固定在前制动软管外,下端由护罩上线夹夹紧固定,上端自由地穿在方向柱上的上线勾和下线勾中并可自由上、下运动;护罩上线夹固定连接在护罩上部;护罩下线夹固定连接在护罩下部;减震底筒上设置有定位线勾;护罩上线夹、护罩下线夹和定位线勾将前制动软管固定在护罩与倒置式减震器之间。
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液压制动前制动软管的安置结构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能满足使用倒置式减震器的摩托车液压制动器前制动软管的安装要求,不遮挡仪表,将前制动软管的上、下运动限制在特定轨迹内,前制动软管被设置在护罩内,走线顺畅,装配简洁、美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液压制动前制动软管的安置结构的三维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液压制动前制动软管的安置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液压制动前制动软管的安置结构的三维示意图。图中,1为前制动软管、2为硬管、3为上线勾、4为下线勾、5为护罩上线夹、6为护罩、7为护罩下线夹、8为定位线勾、9为减震底筒、10为方向柱、11为倒置式减震器。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液压制动前制动软管的安置结构,包括:硬管2、上线勾3、下线勾4、护罩上线夹5、护罩6、护罩下线夹7和定位线勾8,其中,硬管2套装固定在前制动软管1外,下端夹紧固定在护罩上线夹5中,上端穿在方向柱10上的上线勾3和下线勾4中,并可自由上、下运动;护罩上线夹5固定连接在护罩6上部并将硬管2夹紧固定;护罩下线夹7固定连接在护罩6下部;减震底筒9上设置有定位线勾8;护罩上线夹5、护罩下线夹7和定位线勾8将前制动软管1固定在护罩6与倒置式减震器11之间。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液压制动前制动软管的安置结构能够满足使用倒置式减震器的摩托车液压制动器前制动软管的安装要求,在摩托车前减震器遇震动造成前制动软管弯曲且上下运动时,可以将前制动软管的弯曲程度限定在特定范围内,其上、下运动限制在特定轨迹内,且不遮挡仪表。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液压制动前制动软管的安装结构前制动软管被设置在护罩内,走线顺畅,装配简洁、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未经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84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滩涂圈围鸳鸯袋外棱体结构
- 下一篇:多功能除雪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