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锈钢铝复合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8647.0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2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丁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雷尼艾尔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9/26;F28F9/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叶青 |
地址: | 300451 天津市塘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复合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建筑采暖系统中的热交换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不锈钢铝复合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不锈钢铝复合散热器的制造技术各不相同。大部分仍沿用传统工艺如手工焊等;也有部分厂家将联箱管与水道管之间采用格林头插接形式或增加联箱管厚度进行螺纹连接。
由于手工焊的焊接状态不稳定性,易产生晶间腐蚀,造成产品隐患重重,漏水率极高,故大多数生产厂家采用增加不锈钢管壁厚度的办法来解决焊接漏水问题,通常不锈钢联箱管选用1.2mm壁厚,不锈钢水道管选用0.8mm以上壁厚,这样不仅增加了成本并且也降低了散热效率,但焊接后漏水现象仍然时有发生。而选用格林头插接形式时,由于应力腐蚀开裂等问题,通常散热器使用1年后大多在格林头插接处发生漏水,事实证明也是不可靠的。至于增加联相管厚度靠螺纹进行连接,则大大增加了原材料成本和制造人工成本,也不利于大范围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联箱管与水道管之间连接处易腐蚀漏水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薄壁的不锈钢铝复合散热器,质量稳定可靠,加工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不锈钢铝复合散热器,包括不锈钢上联箱管和不锈钢下联箱管,所述不锈钢上联箱管和所述不锈钢下联箱管之间连通有多个不锈钢水道管,所述不锈钢水道管上设置有铝制散热翅翼,所述不锈钢上联箱管和所述不锈钢下联箱管两端分别设置有内螺纹丝口,所述不锈钢上联箱管和所述不锈钢下联箱管设置有外翻边凸台,所述外翻边凸台内插装焊接有所述不锈钢水道管接口。
所述外翻边凸台的高度至少为0.5mm。
所述不锈钢上联箱管和所述不锈钢下联箱管的壁厚为0.8mm~2mm。
所述不锈钢水道管的壁厚为0.3mm~2mm。
所述不锈钢上联箱管、所述不锈钢下联箱管以及所述不锈钢水道管由奥氏体不锈钢304、306、316或316L其中的一种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联箱管与水道管插接处开孔并设置有外翻边凸台,能够与水道管接口紧密插接,密封效果好,焊接漏水率大幅度减小。
(2)由于水道管插入外翻边凸台一定深度,立体接触受力更加均匀,尤其采用激光焊接后,提高了不锈钢铝复合散热器的金属热强度值,显著提高了其焊缝强度和承压能力。
(3)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之后,联箱管和水道管的壁厚都有所减小,增加了散热器容水量,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同时还增加了水流量,散热更好。
(4)所有外翻边凸台凸台水平高度一致,利于焊接操作,避免了由于焊接不牢固而发生的返工,无形中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联箱管和水道管焊接处外翻边凸台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中:1:不锈钢上联箱管,2:不锈钢下联箱管,3:不锈钢水道管,4:内螺纹丝口,5:铝制散热翅翼,6:外翻边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不锈钢铝复合散热器,包括不锈钢上联箱管1和不锈钢下联箱管2,不锈钢上联箱管1和不锈钢下联箱管2之间连通有多个不锈钢水道管3,不锈钢水道管3上设置有铝制散热翅翼5。
不锈钢上联箱管1和不锈钢下联箱管2的两端进出水口分别焊接有内螺纹丝口4。
不锈钢上联箱管1、不锈钢下联箱管2与不锈钢水道管3插接处开孔,并设置有外翻边凸台6,外翻边凸台6的高度至少为0.5mm。不锈钢水道管3接口插入外翻边凸台6内进行焊接,保证焊接强度和焊接质量。
不锈钢水道管3与外翻边凸台6的焊接通常采用选择热输入低的激光焊接方法,进一步解决不锈钢腐蚀漏水问题。激光焊接因为激光束能量可调,热影响区小,焊接温度可控制在200℃左右,材料变形小,无需后续工序处理,可以多种参数焊接加工。焊件不能在400~850℃温度区域进行焊接热处理,避免在此温度的停留时间,从而避免敏化处理后形成贫铬区,其宽度约为10μm。在适宜的介质条件下,就会形成腐蚀原电池,Cr23C6化合物及其晶粒为阴极,贫铬区为阳极而遭受腐蚀。
由于能量输入低、温度低,克服了焊接后热裂纹的发生和热变形量。通过控制激光焊接机的功率、光斑直径、离焦量、气体保护等,一般电流210A,脉宽6.0ms,频率7.0Hz使用状态下,使焊道熔深控制在0.2~0.3mm之间,焊接后焊缝强度能够达到20kg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雷尼艾尔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雷尼艾尔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86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执行机构的传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FTTH用光电复合引入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