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缩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8843.8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9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购得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F24J2/05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真空 太阳能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应用领域的太阳能集热器件,具体是伸缩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
背景技术
现今的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器为多个独立的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固定在一个平板上组装而成,其中,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包括玻璃外管和套设于玻璃外管内的玻璃内管,玻璃内外管间抽成真空,并在玻璃内管外表面上涂设有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为了缓解玻璃外管和玻璃内管由热膨胀引起的变形差异,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采用单端开口,将内、外玻璃管口予以环形熔封;另一端是密闭半球开有圆头,由弹簧卡支撑,可以自由伸缩,以缓冲内外玻璃管热胀冷缩引起的应力。弹簧卡上装有消气剂,当它蒸散后能吸收真空运行时产生的气体,保持管内真空度,从而消除工作时引起的玻璃管端部的热应力。
然而,多个集热管固定在一个平板上构成的集热器不便于转移和保护,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内设膨胀自由端,能在热应力较小时起到作用,热应力大时玻璃管仍旧存在易破裂的问题。如何通过对现有的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器进行改进,使其能克服上述问题,这成为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然而,现今还没有相应的设备,也未见相关的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多个集热管固定在一个平板上构成的集热器不便于转移和保护,以及热应力大时玻璃管易破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转移和保护,且承受的热应力较大的伸缩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伸缩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包括两个以上内部为真空空间的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本体,且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本体之间通过伸缩管道将真空空间相连通。
所述的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本体的外壁设有圆孔,所述的伸缩管道密封连接该圆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本体底部固定有滑轮。
所述伸缩管道由可伐合金环、金属波纹管之一或者两者连接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通道串接多个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本体,伸缩管道可收放,便于提携,且不必用多个独立的集热管构成集热器。所有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本体的真空空间相连通,可以缓解彼此受到的热应力。
(2)本实用新型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本体的底端固定有滑轮,将本实用新型置于滑槽内,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本体的距离可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调动或在热应力作用下自由收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设有滑轮的本实用新型置于滑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以上内部为真空空间2的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本体1,该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本体1主要由玻璃外管和套置于玻璃外管内的玻璃内管组成,玻璃内管表面设有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热体,真空空间2设置在玻璃外管和玻璃内管之间。
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本体1之间通过伸缩管道3进行连接,伸缩管道3连通所有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本体1内的真空空间2。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本体1的外壁设有圆孔,伸缩管道3密封连接该圆孔,从而完成对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本体1的连接。伸缩管道3由可伐合金环、金属波纹管之一或者两者连接构成。伸缩管道3能收张,其能缓冲不同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本体1内受到的热应力,在阴雨天气时还可通过折叠伸缩管道3将所有的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本体1收放在一起,便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也采用单端开口,将内、外玻璃管口予以环形熔封;另一端是密闭半球开有圆头,由弹簧卡6支撑,可以自由伸缩,以缓冲内外玻璃管热胀冷缩引起的应力。弹簧卡6上装有消气剂,当它蒸散后能吸收真空运行时产生的气体,保持管内真空度,从而消除工作时引起的玻璃管端部的热应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本体1的底部固定有滑轮4,通过将滑轮4设置于滑槽5内,便于本实用新型在热应力的作用下自由收起或张开。
如上所述,则能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购得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购得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88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车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过热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