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配重块惯性转动的哑铃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9043.8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8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廖赖淑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赖淑琼 |
主分类号: | A63B21/072 | 分类号: | A63B21/072;A63B2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重 惯性 转动 哑铃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哑铃结构方面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可产生惯性的旋摆效果并能藉此带动身体摇晃及震动以使全身的肌肉受到锻炼的具配重块惯性转动的哑铃结构者。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的哑铃结构,如图1所示,是在一握杆10的两端分别结合一配重块11而成者,其中该配重块11的造形可以是如附图中所示具适当厚度的圆片状,亦可以是其它诸如球形、多边块形……等形状。然而,该种现有的哑铃结构仅只能供使用者作一上、一下的提举或放下的动作,因此其仅能锻炼到手臂的肌肉而已。而且,如此单一的动作方式使用一长时间后不但易使一般使用者感到乏味而没有兴趣,尤其是其的单一锻炼效果似乎很难满足目前大部份运动爱好者的需求。而且,该现有哑铃的重量亦无法随个人需要作调整。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针对上述现有哑铃结构于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产生惯性的旋摆效果并藉此带动身体摇晃及震动以使全身的肌肉受到锻炼的具配重块惯性转动的哑铃结构。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配重块惯性转动的哑铃结构包括一握持件、一中心轴、两配重块及两盖体。其中,该握持件具一杆部及外径较大的两凸部。该杆部中具一轴孔,该两凸部对称位于该杆部的两端,且两凸部中具有朝外呈开口状的一容槽,该容槽与该轴孔相通。该中心轴可转动地穿设于该轴孔且两端部分别凸伸到该两凸部的容槽中。 该两配重块对称地固定在该中心轴的两端部,每一配重块具一连结杆及一重量块。该连结杆的一端固定在该中心轴的端部上,该重量块位于该连结杆的另一端。该两盖体分别结合在该两凸部上供封盖住该两容槽。
如此,当该哑铃往复移动时,该两配重块便可分别在该两容槽中产生以该中心轴为轴心的转动。藉由该两配重块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及惯性力可使该哑铃形成小幅度旋摆的状态,该小幅度旋摆的哑铃可透过使用者手的连接而带动使用者的身体摇晃,使得全身肌肉随之轻微地震动,以进而达到锻炼全身肌肉的目的。同时该哑铃的动作方式更是具有多种变化而能够有效训练使用者的平衡感,故而更能引起使用者的兴趣。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两配重块可以分别由相同形状的复数片体并排组成,使用者可依据自身的状态组装上适当数量的片体以符合个人的使用习惯。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配重块的重量块是呈圆弧形,该连结杆一端具有一套筒供套设在该中心轴上,另一端连结在该圆弧形配重块的内凹面的中央位置,使该配重块的整体造形概呈锚形。藉此是可使其重心的偏移效果较佳,而能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及惯性力,进而能使其产生更佳的旋摆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两侧配重块可预先制作出数种不同的重量,以提供不同使用者选用拆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哑铃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配重块的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状态;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状态;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状态;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配重块惯性转动的哑铃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其中该具配重块惯性转动的哑铃结构包括一握持件20、两个轴承30、一中心轴40、四个C型扣50、两个配重块60、两个垫片70、两个螺帽80及两个盖体90。其中:
该握持件20具有便于供使用者握拿的一杆部21及外径较大的两凸部22。该杆部21中具一轴孔23,该轴孔23的两端分别具有较大外径的轴承槽24。该两凸部22对称位于该杆部21的两端,且该两凸部22中具有朝外呈开口状的一容槽25,该容槽25与该轴孔23相通,该两凸部22的外周面上是具有复数外螺纹26。
该两轴承30是分别设在该两轴承槽24中。
该中心轴40位于该轴孔23之中,且并穿设于该两轴承30中。该中心轴40的两端部分别凸伸到该两凸部22的容槽25中,且该两端部的周面上分别各具有两环沟41及一嵌槽42。该中心轴40的两端面上分别各凸设有一螺柱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赖淑琼,未经廖赖淑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90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