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漏墨的阀门式双头荧光笔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9546.5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0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瀚峰;梅宝福;黄小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乐美文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K8/02 | 分类号: | B43K8/02;B43K8/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郭蔚 |
地址: | 2017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漏 阀门 式双头 荧光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荧光直液式笔,尤其是一种使用方便可以防止漏墨水的荧光笔。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荧光笔,大多采用卷包芯式结构。也有部分直液式的荧光笔,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不断按压笔头以补充墨水所以很容易使墨水流出。不但使用麻烦而且会污染纸面。
发明内容
为解决荧光笔的漏墨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新的结构,具体是尖套和笔头留有一定间隙,使墨水能通过笔头慢慢渗透下来而不会直接流下来。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漏墨的阀门式双头荧光笔,包括笔套,笔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的近两端部内,进一步包括:
一笔头,嵌设在一尖套上,其书写端露出所述尖套;
一阀芯,所述笔头的末端固定在所述阀芯上,在所述阀芯与所述尖套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定位圈;
一三角架,所述阀芯穿过一弹簧套设在所述三角架内,所述定位圈固定在所述三角架上防止所述阀芯弹出及密封。
比较好的是,所述弹簧的弹簧力设定在200-300克之间。
比较好的是,所述尖套和所述笔头的间隙为0.10-0.20mm。
比较好的是,所述尖套的口部设置了12条筋。
比较好的是,所述笔杆包括一位于其中部的墨水腔。
采用上述结构的实用新型,可以避免墨水的过快挥发,起到节约环保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于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而言,从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阀门式双头荧光笔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笔头1嵌设在尖套6上,其书写端露出尖套6外,笔头1的末端固定在阀芯3上,在阀芯3与尖套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定位圈2,阀芯3装设在三角架内、定位圈2盖在三角架5上,阀芯3穿过弹簧4套设在三角架5内,定位圈2固定在三角架5上防止阀芯3弹出来和密封。
笔头1固定在阀芯3上,当没有使用过的时候,笔头1上是没有墨水的,在使用时需要轻轻按住笔头1,这时笔头1会顶着阀芯3向后运动,于是阀芯3与定位圈2密封处就会出现间隙,墨水腔7会从这间隙中慢慢流出,过一定时间笔头1吸足墨水后就可以书写了。书写时不用按着笔头1,弹簧4会把阀芯3恢复到初始位置,墨水就会停止输出。如果书写一段时间后,墨水不足导致书写不顺畅时,可以再次轻轻按住笔头1,让墨水再次流出,这样可以防止墨水的过快挥发,起到节约环保的作用。
通常来说,把弹簧4的弹簧力设定在200-300克之间。这样除了第一次使用时需要按压笔头1,使笔头1出墨,以后使用时正常的书写力就可以使阀芯3和定位圈2之间的间隙打开,以补充笔头1的墨水消耗,这样使用更方便而且可以防止过渡按压。
此外,还需要控制尖套6和笔头1的间隙为0.10-0.20mm和墨水配合,使墨水只能通过笔头1慢慢渗透下来而不会直接流下来。
在尖套6的口部加了12条筋,取代海绵,可以储存墨水,有利于书写和防漏墨。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以上诸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乐美文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乐美文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95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握把式执笔矫正器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法律定位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