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幼儿辨识启发教材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0129.2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3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叶晓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晓洁 |
主分类号: | G09B19/00 | 分类号: | G09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幼儿 辨识 启发 教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材,尤其是指一种启发幼儿智识,且能增进亲子互动关系的幼儿辨识启发教材。
背景技术
教育是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因此幼儿教育是一个人一生的盘石。许多研究报告显示,孩子的人格基础以及智力的发展及培养,皆是在儿童六岁以前奠定的。因此,学龄前的教育与孩子一生的学习及人格的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因为如此,大部分的家长对于学龄前幼童的教育都相当重视。
常见的学龄前教育,除了藉由说故事的方式引导之外,还会通过游戏的方式,以图卡、模型、玩偶等材料的辅助,使幼童在游戏中了解基本的图形、物品名称,培养幼童对图形的认识及事情的推理的能力,并在该游戏中,增进亲子间的关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幼儿辨识启发教材,通过图案、轮廓的配对教识与核识,并辅以表示元件的说明,启发幼儿智识,以增进亲子互动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幼儿辨识启发教材,其中,该幼儿辨识启发教材包括有:一教识单元、一核识单元及至少一个主题元件;该教识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教识元件;该核识单元具有至少一个轮廓教识元件,所述轮廓教识元件的轮廓对应所述教识元件的轮廓;该主题元件与所述教识元件的形状相同,且所述主题元件的轮廓与轮廓教识元件的特征相同,所述主题元件能够对应附设在相同特征的所述教识元件上或相同轮廓的所述轮廓教识元件上。
上述的幼儿辨识启发教材,其中,该主题元件由贴纸构成;该教识单元的教识元件及所述核识单元的轮廓教识元件为选自可供贴纸重复黏贴的材质结构。
上述的幼儿辨识启发教材,其中,该主题元件由磁性体构成;该教识单元的教识元件及所述核识单元的轮廓教识元件为选自可供磁性体重复吸附的磁吸材质结构。
上述的幼儿辨识启发教材,其中,该教识元件的周边具有描述该教识元件的表示元件。
上述的幼儿辨识启发教材,其中,该主题元件由贴纸构成;该教识单元的教识元件及所述核识单元的轮廓教识元件为选自可供贴纸重复黏贴的材质结构。
上述的幼儿辨识启发教材,其中,该主题元件由磁性体构成;该教识单元的教识元件及所述核识单元的轮廓教识元件为选自可供磁性体重复吸附的磁吸材质结构。
上述的幼儿辨识启发教材,其中,该轮廓教识元件的周边具有描述该轮廓教识元件的表示元件。
上述的幼儿辨识启发教材,其中,该主题元件由贴纸构成;该教识单元的教识元件及所述核识单元的轮廓教识元件为选自可供贴纸重复黏贴的材质结构。
上述的幼儿辨识启发教材,其中,该主题元件由磁性体构成;该教识单元的教识元件及所述核识单元的轮廓教识元件为选自可供磁性体重复吸附的磁吸材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幼儿辨识启发教材,包括一教识单元、一核识单元、至少一个主题元件;该教识单元上具有至少一个教识元件,每一教识元件的周边具有表示元件;该核识单元上具有至少一个轮廓教识元件,每一轮廓教识元件的周边具有表示元件,且各轮廓教识元件对应各教识元件的轮廓;主题元件与教识元件间具有相同特征,且主题元件并对应附设在相同特征的教识元件上。
其中,该主题元件为一贴纸或磁性体,而该教识单元及核识单元为一可供贴纸重复黏贴的材质或磁吸材质,以供主题元件能够反复不断的附着于该教识单元及核识单元上。
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确实可达到如下的功效:
以通过主题元件与具有相同特征的教识元件相互配对,以教识幼儿认知主题元件与教识元件的对应关系,进而再通过主题元件与轮廓教识元件的对应配对,以核识幼童认知主题元件与轮廓教识元件的对应关系,使幼童认识图形并提升对事情的推理能力。此外,再通过表示元件的说明,能进一步增进幼儿了解主题元件的意义,并增进亲子间的关系。
本实用新型藉由主题元件与相同特征的教识元件以及对应轮廓的轮廓教识元件的配对教识、核识,并配合表示元件的说明,启发幼儿智识,且能增进亲子互动关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教识单元 2:核识单元 3:主题元件
11:教识元件 21:轮廓教识元件 12:表示元件
22:表示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目的及达成功效有更完整及清楚的揭露,兹于下详细说明之,并请一并参阅揭示的附图及元件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晓洁,未经叶晓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0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