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核病信息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1625.X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闸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易可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核病 信息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息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核病信息化装置。
背景技术
全球结核病新病例数在逐年上升,由1990年的660万例,上升2009年达927万例,其中中国有病例130万例占全球第二位,上海市结核病疫情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结核病疫情尽管小幅波动,但总体疫情处于较低状态,维持单一结核病防治所模式,需要投入庞大的人力经费,政府财政投入不能够维持。99年开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革,六位一体功能的定位,使结核病督导管理工作落脚在社区变成可能。2001年上海市开始进行结防机构改革,开始了“三位一体”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的研究(三位一体指综合协调管理功能在区疾控中心、病人诊断治疗管理在定点医院、病人督导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综合防治模式增加了信息传递的空间周转,进而导致时间周转延长,对病人治疗管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的结核病系统并不与后期开发的卫生系统相连,使得系统数据库为独立的,因而存在着大量的浪费和多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与社区卫生系统的结合,解决了社区卫生系统不统一,工作繁余的问题,实现社区医疗的信息化,还实现了定点医院、疾控中心和社区医院之间的结核病就诊、诊断信息的实时传送的结核病信息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结核病信息化装置,该装置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PC机、结核病定点医院PC机、信息中心前置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C机,所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PC机与信息中心前置器连接,所述的结核病定点医院PC机与信息中心前置器连接,所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C机与信息中心前置器连接。
所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PC机与信息中心前置器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连接。
所述的结核病定点医院PC机与信息中心前置器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连接。
所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C机与信息中心前置器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核病系统加入到社区卫生系统中,并实现数据库的结合,将解决社区卫生系统不统一,工作繁余的问题,实现社区医疗的信息化。
2、实现定点医院、疾控中心和社区医院之间的结核病就诊、诊断信息的实时传送。
3、实现了信息共享、病例跟着病人走、自动预警、自动评判,且还具有统计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PC机、2为结核病定点医院PC机、3为信息中心前置器、4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C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核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结核病信息化装置,该装置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PC机1、结核病定点医院PC机2、信息中心前置器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C机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PC机1与信息中心前置器3通过局域网连接,结核病定点医院PC机2与信息中心前置器3通过局域网连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C机4与信息中心前置器3通过局域网连接。
医院医生发现病人是结核病,通过区域平台,将病例病信息主动推送到疾控中心和结核病定点医院。
结核病定点医院根据结核病病人的病情,制定治疗计划和跟踪治疗计划,通区平台发送到医院。
医院根据治疗计划进行诊疗,疾控中心和社区通过平台获取实时信息,进行过程监督。
基本治愈,或是病情稳定后,通过区域卫生平台转诊到社区,并将本次就诊记录自动归入该病人区域健康档案中。
社区通过区域卫生平台进行接诊。
平台自动提醒社区建立结核病病人专档,建档案可从医院就诊信息默认到档案。
社区进行康复治疗。康复后,平台自动提醒社区对该病人进行长期专病随访跟踪。
辖区疾病控制中心了解全区域的结核病疾病情况。
在用户验收测试的结果满足既定要求的前提下,项目管理组向工程办提出试运行和上线请求。上线方案的选择方案包括:直接切换、并行切换、分段切换和试验切换等四种方式。通常出于谨慎原则,采用并行切换的方式。即在试运行及上线的前期,原有的系统和新系统并行工作,且原有的系统在前台直接面对用户,新系统在后台运行,接受重复录入的数据;等到新系统运行比较稳定以后,将其推到前台直接面对用户,而原有的系统则继续在后台运行,接受重复录入的数据;最后,原有系统彻底停止运行,新系统正式上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闸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易可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闸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易可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1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