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箱内置燃油蒸汽采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1698.9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4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选;张恒;张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35/00 | 分类号: | B62J35/00;F02M37/20;F02M2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方洪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箱 内置 燃油 蒸汽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摩托车油箱内置燃油蒸汽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为防治摩托车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两轮和三轮摩托车第Ⅲ阶段标准对两轮或三轮摩托车工况法排气污染物的排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国Ⅲ标准,有的厂家在摩托车上增设油蒸汽吸附系统,该系统由采集管、防倾阀、吸附管、炭罐、脱附管和节气门阀体构成,如图6所示,采集管2的上端由油箱锁12定位,采集管2的下端伸出油箱1外,且与防倾阀13的进口连接,该防倾阀13的出口与吸附管的一头连接,吸附管的另一头连接在炭罐的进口,而炭罐的出口通过脱附管与节气门阀体相接。采集管、防倾阀、吸附管、炭罐、脱附管和节气门阀体组成与油箱内腔相通的管路,一方面外界的大气通过炭罐、吸附管和采集管与油箱连通,能够实现平衡油箱内外压力的功能;另一方面,油箱内的油蒸汽进入炭罐,由炭罐吸收后进入节气门阀体中利用。上述吸附系统虽然达到了一定的防污染效果,但仍存在下列不足:
1、防倾阀在油箱的外面,虽然能够防止激荡溅入的燃油进入炭罐内,但是油箱斜倾或倾倒的时候,一部分燃油会经过采集管的进口进入采集管内,即使油箱恢复原态,采集管中仍然会有燃油,这样会造成管路堵塞,一方面使吸附油蒸汽的功能失效;另一方面,会在油箱内形成负压,造成油箱不能向发动机正常供油。
2、油箱外的防倾阀需单独加工制作,并需配备抱箍等配件,增加了摩托车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燃油进入采集管的油箱内置燃油蒸汽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箱内置燃油蒸汽采集装置,包括油箱、采集管、浮子、直管、顶盖、支架和软管,在所述油箱内设置有浮子,该浮子活套于直管上,浮子能够沿直管做上下移动,在所述直管的上端固套有顶盖,该顶盖将直管的上端封口,并且顶盖上开有与直管中心孔相通的采集孔;所述直管的下端伸入支架内,并通过软管与采集管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架与油箱的内壁相固定,且支架和顶盖一起,限制浮子沿直管上下移动的行程。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浮子漂浮在油箱内燃油的液面上。由于加满油时,油箱的上部有部分空间无油,此时浮子的顶面正好与顶盖的底面接触或者略低于顶盖的底面,即使燃油因颠簸激荡造成液面起伏,受顶盖的限位,浮子也不会从直管上脱落。浮子对直管的上部定位,支架对直管的下端定位,能确保直管保持基本竖直的状态。随着摩托车的行驶,油箱内液面逐渐下降,浮子沿直管向下运动,随液面一起下降,浮子对直管定位的点逐渐下移,直管会逐渐倾斜。不论油箱如何倾斜或者油箱内燃油有多少,浮子始终将直管托浮于液面上,即使液面低于支架,浮子移动到最低位置,浮子受支架的限制不能继续向下运动,也无法继续浮起,虽然直管的倾斜角度会增大,但是受支架的定位作用,直管上端的顶盖上的采集孔始终在液面的上方,从而有效杜绝了燃油通过采集孔进入直管、软管和采集管的可能,这样一方面避免了油蒸汽吸附系统的管路堵塞,另一方面,可以取消炭罐前管路中的防倾阀,既简化了管路,有利于管路布置,又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所述顶盖的底部为圆盘结构,对浮子的限位更可靠;在顶盖的顶面上开设采集孔,该采集孔的直径为0.5-1.5mm。油箱内的燃油有可能因为激荡原因而冲上直管上端,直管上端由顶盖封口,并在顶盖上设置大小合适的采集孔,可以限制燃油进入直管。采集孔的直径以0.5-1.5mm为宜,采集孔过小,难以加工制作;采集孔过大,会增大油箱内激荡的燃油进入直管的可能性。
所述浮子、直管和顶盖均由尼龙材料制成,这样取材方便、加工制作容易、耐油性好、使用寿命长。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制造,所述支架由金属材质的矩形框和支脚构成,在矩形框四个角的底部设置支脚,该支脚通过焊接与矩形框固定。
所述软管由氟橡胶制成,不仅取材方便、成本低,而且耐油性好,使用寿命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浮子和支架对直管定位,能够确保顶盖上的采集孔始终位于油箱内液面的上方,从而有效防止了燃油进入直管及采集管内,避免了油蒸汽吸附系统的管路堵塞,具有设计合理、制作容易、改造方便、改造成本低等特点,能够在各种两轮或三轮摩托车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浮子、直管、顶盖、支架和软管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对直管定位的状态图。
图5为油蒸汽吸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16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