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组件及提花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1947.4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5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宋宗团;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超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C3/20 | 分类号: | D03C3/20;D03C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0013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 装置 组件 提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组件及提花机。
背景技术
织物通常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在织机上,如要实现经、纬纱的交织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将经纱分成上下两层,以形成纬纱穿过的通道,也就是梭口,纬纱引入梭口后,两层经纱再根据交织规律上下交替位置,形成新的梭口,纬线再次穿过梭口,如此反复循环的运动称为开口运动,简称开口。开口运动是由开口机构来完成的。开口机构具有两个作用,一是使综框(或综线)做升降运动,以将全幅经纱分开形成梭口;另一个作用则是根据织物组织所要求的交织规律,控制综框的升降顺序。
开口机构需要适应多品种化和高速化生产的需要,应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调节方便和管理容易的特点。需要做到梭口开清、综框运动平稳、开口时间与梭口高度准确、经纱摩擦与张力小。
中国专利97117446.0公开了一种开口机构可动竖钩的选择方法及装置。竖钩9在靠近顶端设置一个侧面凸缘9a,提刀10与凸缘9a相互作用使得提刀10可推动竖钩9在下死点位置与上死点位置之间移动。在上死点位置,设置一个弹性阻挡件,该弹性阻挡件包括一根杆20和一个压缩弹簧23。弹性阻挡件用于缓冲竖钩9的惯性力,并在竖钩9朝下死点位置移动初始时,对竖钩9施加一定的启动力。该专利中虽然能够解决竖钩9向上运动时的惯性缓冲问题,并能够提供向下推动竖钩9的力。但是,弹性阻挡件(20,23)设置在竖钩9的上方,弹性阻挡件的阻挡力施加在竖钩9的顶端。提刀10对竖钩9的作用力也是施加在竖钩9上靠近顶端的位置。因此,在竖钩9向上移动至与杆23接触开始,竖钩9就开始受到两个均作用在竖钩9顶端附近的作用力。当杆20的阻挡力作用在竖钩9顶端时,而提刀10对竖钩9的作用力仅仅是作用在竖钩9的一侧时,两个力的作用会使得竖钩9下端失去平衡,而容易向外侧(图中的A方向)翘出,竖钩9下端无法保持平稳,导致偏离方向。竖钩9的下端连接着综线8,竖钩9下端的晃动会影响综线8的位置,难以满足对提花机的高度精确性要求。
中国专利97117446.0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在竖钩9移动至上死点位置时,使用选择装置15使竖钩9保持在上死点位置。该选择装置15中部套装在一个枢轴18上,上部臂15b与电磁铁16之间安装有一个压缩弹簧19,下部臂16a可勾住竖钩9上的另一凸缘9b。上部臂15b可受电磁铁16吸引而朝电磁铁16运动。电磁铁16内设置有两个线圈,分别与一个选择装置15相互作用。在竖钩9向上移动过程中,竖钩9推动选择装置15的力必须克服压缩弹簧19的作用力才能使其被选择装置15勾住。由于枢轴18设置在选择装置15中部,压缩弹簧19和竖钩9分别在枢轴18上下两侧与选择装置15作用,因此既导致选择装置15长度过长。而且,选择装置15位于竖钩9外侧,在选择装置15外侧必须留出足够的运动空间。以上问题导致整个装置体积过大,难以满足开口机构小型化、精确化的要求。
电磁铁16用于吸引上部臂15b,因此,电磁铁的有效长度也仅与上部臂15b长度相当。如果电磁铁16长度与整个选择装置15长度相当,将会导致选择装置15无法工作。
现有技术中的开口机构的另一个缺点是功率高、能耗高。
选择装置15套装于枢轴18处为圆形,其面对电磁铁16的一面设置有一段第一弧形段15c,电磁铁16上也设置一段第二弧形段16a与第一弧形段15c相对设置。
影响电磁铁效率的另一个因素是被吸引的对象与电磁铁的距离。距离大小将对电磁铁的效率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开口机构这种精确化的机械设备中,更需要控制精度。而在中国专利97117446.0中,在选择装置15设置的第一弧形段15c与电磁铁16的第二弧形段16a相对设置;这就要求在上部臂15b朝电磁铁16运动,第一弧形段15c绕枢轴18转动过程中,第一弧形段15c处与第二弧形段16a处的距离仍能保持一致。但由于选择装置和电磁铁距离最近的部位是弧形的形状,导致两者距离很难做到精确控制。首先是生产要求高,要求生产过程对弧形段的控制非常精确;其次是安装要求精度高,安装时需要两段弧形段能够精确配合。这无疑也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的提花机开口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超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超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19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