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用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2949.5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8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滕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葫芦岛时雨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10/14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地址: | 125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电器领域的蓄电瓶,具体地说是动力用蓄电池。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以前,用电能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内装有阳极板和阴极板,极板置于电解液中,实现充放电。
这种电池的正极采用二氧化铅板,负极采用铅板,极板之间紧密相贴,在一组正负极之间间隔隔板,使用硫酸作为电解液。
由于正负极板相隔排列,中间紧密性不能达到最佳,而且极板受加工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做得过薄,因此电解液接触面积小,容量低,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蓄电池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动力用蓄电池。该电池在正负极板间设有粘接层,解决电池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在电池壳上部设有接线柱,电池壳内装有极板,在负极板两侧涂有粘接层,在粘接层外部两侧分别粘接有正极板,每组极板之间间隔有隔板。由多组极板和隔板组成电池的极板组。
积极效果,由于在正负极板间设有粘接层,因而能够达到极板间的紧密接触,而且极板薄,充放电反应面积大,所制成的电池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特别适宜电动交通工具及其它以电池作为能源的用电器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极板设置状态图
图中,1.电池壳,2.极板,2.1.负极板,2.2.正极板,2.3.隔板,2.4.粘接层,3.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据图所示,在电池壳1上部设有接线柱3,电池壳内装有极板2,在负极板2.1两侧涂有粘接层2.4,在粘接层外部两侧分别粘接有正极板2.2,每组极板之间间隔有隔板2.3,由多组极板和隔板组成电池的极板组。
所述粘接层上分布有若干个透孔,能使电解液充填在其间。
实施例
负极板采用二氧化铅板,厚度为1毫米,正极板采用金属铅板,厚度为2毫米,隔板厚度为1毫米。在长度为400毫米的电池内装入极板组100片。
经过实际测试,按本实用新型方案制成的蓄电池达到相同的容量时,体积缩小三分之一,重量减小三分之一。而且动力性强,蓄储电能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通过辽宁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检索,其技术要点是该产品采用具有高析氢过电位的板栅合金,通过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相对量的合理配置,使负极上可能发生的析氢过程中产生的氧气,在少量液体条件下通过电池进行内循环,在负极上加以吸收,实现电池内部气体的再化合和维持电解液中水的平衡,使电池得以密封。具有体积小、能量高、自放电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该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内燃机车、电信通讯、发电厂、变电所、微波中继站、航空航海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葫芦岛时雨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葫芦岛时雨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29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校正间隙极轴座
- 下一篇:一种电池组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