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备铁观音茶叶过程中的去红边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2950.8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8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弥高仙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铁观音 茶叶 过程 中的 去红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铁观音茶叶过程中的去红边机。
背景技术
铁观音茶叶的制作工艺主要有三步:做青、炒青和揉烘,做青、炒青的目的是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酶的活性、去除茶叶中的青涩味,并蒸发新鲜茶叶中的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以便于后续工序把茶叶揉捻成型。由于茶叶的边缘相对柔嫩和薄弱,茶叶在炒青之后,茶叶的边缘容易枯萎出现红边,茶叶中的红边使铁观音茶叶冲泡后的颜色发红,并影响茶水的口感和香味,因此去除红边能够提升铁观音茶叶的品质。目前,去除红边一般采用手工操作,其将炒青之后的茶叶放入袋中,再由人工挥动袋子在硬质台板上摔打,使茶叶中的红边从茶叶中被摔打脱离出,采用人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人工操作容易疲劳,难以保证摔打去除红边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加工效果好的用于制备铁观音茶叶过程中的去红边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来实现:制备铁观音茶叶过程中的去红边机,其设有机架、硬质台板和回转轴,回转轴两端分别由支撑架架设于机架上,回转轴一端连接动力驱动机构,回转轴在两个支撑架之间固定有一个锥齿轮和一个与回转轴垂直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末端上套设有一个与回转轴的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的底部设有挂架,挂架上挂置茶叶袋,硬质台板设在机架上回转轴的一侧,硬质台板与回转轴之间的最短的线距离大于挂架底端绕回转轴的转动径向距,小于茶叶袋绕回转轴的转动径向距;加工时,动力驱动机构带动回转轴旋转,回转轴带动锥齿轮及从动锥齿轮转动,以及带动茶叶袋绕回转轴向硬质台板方向转动,同时从动锥齿轮带动茶叶袋自转,茶叶袋转动中与硬质台板动摩擦。
所述动力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及皮带传动机构。
所述硬质台板为大理石板或不锈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由动力驱动机构带动回转轴旋转,回转轴带动锥齿轮及从动锥齿轮转动,回转轴每转动一圈,茶叶袋摔打一次硬质台板,通过锥齿轮及从动锥齿轮的配合,使茶叶袋围绕回转轴转动的同时还能围绕固定杆回转,摔打时茶叶袋与硬质台板的接触面不停的变换,使茶叶袋中的茶叶能够均与地被摔打到。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去除茶叶中的红边并提高生产效率,能够提高铁观音茶叶的质量。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制备铁观音茶叶过程中的去红边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制备铁观音茶叶过程中的去红边机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或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机架1、硬质台板12和回转轴2,回转轴2两端分别由支撑架11架设于机架1上,回转轴2一端连接动力驱动机构3,回转轴2在两个支撑架11之间固定有一个锥齿轮4和一个与回转轴2垂直的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末端上套设有一个与回转轴2的锥齿轮4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6,从动锥齿轮6的底部设有挂架7,挂架7上挂置茶叶袋8,硬质台板12设在机架1上回转轴2的一侧,硬质台板12与回转轴2之间的最短的线距离大于挂架7底端绕回转轴2的转动径向距,小于茶叶袋8绕回转轴2的转动径向距;加工时,动力驱动机构3带动回转轴2旋转,回转轴2带动锥齿轮4及从动锥齿轮转动6,以及带动茶叶袋8绕回转轴2向硬质台板12方向转动,同时从动锥齿轮6带动茶叶袋8自转,茶叶袋8转动中与硬质台板12动摩擦。
所述动力驱动机构3包括电机及皮带传动机构。
所述硬质台板12为大理石板或不锈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弥高仙茶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弥高仙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29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透气排汗鞋及鞋底
- 下一篇:牛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