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桶装水用防渗漏密封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3017.2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9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金培 |
主分类号: | B65D47/04 | 分类号: | B65D4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23915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桶装 水用防 渗漏 密封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桶装水用瓶盖,特别是一种桶装水用防渗漏密封瓶盖,适用于五加仑或其他规格的桶装水瓶配套。属于塑料瓶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食用桶装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食用水的品质除了与水源水质有关之外,也与所述食用桶装水在运送过程中是否渗漏受到人为污染有关,如果食用桶装水发生渗漏,细菌或其他污染物就会进入水中,从而对水质造成损害。现有技术的桶装水用瓶盖,主要存在如下两方面缺陷:
(1)易渗漏。食用桶装水发生渗漏的原因,是瓶盖与瓶口的连接处发生松动或产生缝隙,主要是由于现有技术的瓶盖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归结起来,主要原因是:在瓶盖与瓶口的连接处只有单点密封,加上两者R弧不能吻合对接,因此不能形成瓶盖和瓶口的R位紧密密封,往往在搬运时人手拿住瓶盖就会造成松开瓶口,导致轻微漏水,或者在运输过程中振荡造成瓶盖与瓶口连接处松动而产生漏水。
(2)体积大,重量重,原料消耗多、成本高。
现有技术中,经营厂家面对市场竞争严格考验,由于漏水和细菌进入问题还有未解决,从而使厂家出现不同程度伤害而失去接单可能,浪费也不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桶装水用瓶盖存在易渗漏、原料消耗多、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一种桶装水用防渗漏密封瓶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桶装水用防渗漏密封瓶盖,包括盖体,盖体的中央设有插入式出水口,其结构特点是:盖体的顶部内侧向下延伸出内塞,在盖体的顶部与侧壁的接合处形成R弧内凹环之一,在盖体的侧壁内侧设有内扣环;在内塞1的中下部设有弧状凸起、从该弧状凸起至末端为弧形斜面,在内塞与盖体顶面的接合处形成R弧内凹环之二;所述内扣环位于R弧内凹环之一的延伸处;在内扣环与R弧内凹环之一的连接处形成R弧内凹环之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在盖体的侧壁内侧、内扣环的下方可以设有下内扣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在盖体的侧壁外侧可以设有外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在R弧内凹环之一处可以设有若干个卡位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内塞加盖内侧壁R弧内顶位双重密封结构,与瓶口的内外壁双重弧形吻合连接,形成结构紧凑、密封牢固的防渗漏密封连接结构,因此,具有两方面突出的有益效果:
1、双重密封、防渗漏,并具有防伪和保质作用,广泛适用于五加仑及其他各种规格的桶装水用。
2、减轻瓶盖的重量和体积,降低原材料(塑料)的用量和损耗,具有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桶装水瓶的瓶口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E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饮用水机主插件连接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具体实施例1。
图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盖体1,盖体1的中央设有插入式出水口1-8,盖体1的顶部内侧向下延伸出内塞1-1,在盖体1的顶部与侧壁的接合处形成R弧内凹环之一1-2,在盖体1的侧壁内侧设有内扣环1-3;在内塞1-1的中下部设有弧状凸起1-1-1、从该弧状凸起至末端为弧形斜面,在内塞1-1与盖体顶面的接合处形成R弧内凹环之二1-4;所述内扣环1-3位于R弧内凹环之一的延伸处并形成R弧内凹环之三1-5。
本实施例中,在盖体的侧壁内侧、内扣环1-3的下方设有下内扣环1-6。在盖体的侧壁外侧设有外凸环1-7。在R弧内凹环之一1-2处设有三个卡位齿1-2-1。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金培,未经陈金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30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同视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切削层压组件边料的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