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插电极式全电熔炉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3052.4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3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贺可军;殷海霞;莫江言;苏忠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力诺太阳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027 | 分类号: | C03B5/027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式全电 熔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电熔炉,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中小型的熔化高硼硅玻璃的顶插电极式全电熔炉。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熔化高硼硅玻璃的全电熔炉多是底插或侧插电极结构形式的窑炉,这种电极安装形式的炉型的优点是制作成本低,电极易于冷却,且电极使用寿命长,缺点是池底电极砖开孔越多导致热量损耗的越多,更主要的是底插及侧插电极加电运行过程中对电极孔砖及窑炉池壁砖侵蚀非常严重,从而导致窑炉使用寿命短,另外电极或水套损坏时不易更换,操作相当麻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延长窑炉使用寿命,使用方便的顶插电极式全电熔炉。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顶插电极式全电熔炉,包括熔化池、主熔化电极、位于熔化池底部的澄清部、流液洞和位于熔化池侧面并与流液洞相连通的上升道,所述主熔化电极从熔化池顶部开口延伸入熔化池内,主熔化电极上部固定在熔化池外。
上述主熔化电极采用三组相互独立的单相加电的方式连接在三相电源上,在方便调节各组加电量的同时有利于维持电源三相平衡,使玻璃液熔化得更为均匀。
上述主熔化电极为弯曲状,方便主熔化电极插入到熔化池中。
上述主熔化电极上部通过可调节支架固定在熔化池外,根据窑炉设计产能计算出所需主熔化电极尺寸之后再配合现场安装情况来调整可调节支架的安装位置,使主熔化电极伸入玻璃液内的水平及垂直方向的位置均可以适当调整,以满足窑炉的整体设计要求。
上述熔化池底部设置有澄清部电极,使玻璃液进一步澄清,提高玻璃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池底电极砖开孔较少,减少热量随孔热量散失,节省能源,同等产能的情况下单位能耗低;避免对电极孔砖的腐蚀,池底及池壁砖基本不会受电极的侵蚀,从而使窑炉的寿命延长。电极拆装方便灵活,另外通过采用单相加电的方式解决了玻璃液熔化不均时三相加电难以调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熔化池,2澄清部,3流液洞,4上升道,5主熔化电极,6澄清部电极,7玻璃液。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顶插电极式全电熔炉,包括熔化池1、主熔化电极5、位于熔化池1底部的澄清部2、流液洞3和与流液洞3相连通的上升道4,主熔化电极5从熔化池1顶部开口延伸入熔化池1内,主熔化电极5上部通过可调节支架固定。主熔化电极5采用三组相互独立的单相加电方式连接在三相电源上,在方便调节各组加电量的同时有利于维持电源三相平衡,使玻璃液熔化得更为均匀。主熔化电极5有一定的弯曲角度,方便主熔化电极插入熔化池中。根据窑炉设计产能计算出所需主熔化电极尺寸之后再配合现场安装情况来调整支架的安装位置,使主熔化电极5伸入玻璃液内的水平及垂直方向的位置均可以适当调整,以满足窑炉的整体设计要求。上述熔化池底部设置有澄清部电极,使玻璃液进一步澄清,提高玻璃生产质量。
具体说,通过人工或自动将配合料加入熔化池1中,通过支架安装在池壁砖顶部的主熔化电极5,加入相应的电能将配合料进行初步熔化,经上层熔化部熔化后的玻璃液7进入池底澄清部2,通过安装在池底澄清部的澄清部电极6,加入相应的电能将玻璃液进一步熔化澄清,经澄清部澄清后的玻璃液经过流液洞3和上升道4进入成型阶段。主熔化电极5安装时注意与玻璃液接触部位做好冷却防氧化措施。支架可以调整高度以及主熔化电极5伸入熔化池中距边缘的距离。
其工作原理为:通过采用顶插式主熔化电极5的结构形式,解决了由于池底电极砖孔数量多而导致的热量损失问题以及电极运行时对电极孔砖及池壁砖的侵蚀问题,也更利于电极的更换。主熔化电极5的三组单相负载连接方式,既方便于三个区加电量的独立调节,又有利于维持三相平衡,使玻璃液熔化得更为均匀。另外保留了池底澄清部的澄清部电极6,进一步使玻璃液7澄清,这为高品质的玻璃生产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上述实施例所述是用以具体说明本专利,文中虽通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但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熟悉此技术领域的人士可在了解本专利的精神与原则后对其进行变更或修改而达到等效目的,而此等效变更和修改,皆应涵盖于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范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力诺太阳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力诺太阳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30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三甲苯系列产品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淤泥脱水机的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