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架正装胎用侧梁定位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3307.7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1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何伯庆;刘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牛莉莉 |
地址: | 21003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架 正装胎用侧梁 定位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车辆底架正装胎用侧梁定位夹紧装置,属于铁路车辆底架工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底架钢结构组装过程中大多数采用的均是底架反装模式,底架反装胎设计制作简单易行,但对组装过程要求较高。底架钢结构组装后,要求底架枕梁上心盘的水平度不大于0.5mm,相对两旁承的高低差不大于3mm,底架在反装胎上组装,由于底架反装,使得枕梁上心盘及旁承都处于自由状态,在装配过程中要不断地测量上心盘的水平度及两旁承的高低差,若不平,必须调整其两端的高度,使上心盘尺寸符合要求。
底架钢结构在反装胎上组装时,底架上平面作为基准面与胎面密贴,但在使用过程中是底架下表面与转向架接触,故在使用中是底架下表面作为基准面,上心盘的平面度是尺寸控制重点,但在底架反装胎中并无上心盘定位,只能靠人工在每次安装完成后测量平面度,费时费力。同时枕梁的夹紧是靠丝杠人工压紧。在端牵枕的定位上是以外形尺寸定位,而不是以枕中及牵引梁中心定位,增加了累积误差。
可见,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组装方式已经适应不了技术的发展,影响了钢结构底架部件的组装效率,同时反组装使得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不统一,影响了枕梁等部件的安装精度,由于工序较多,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针对该问题,申请人研发出一种底架正装胎工装,定位原理是:在底架端牵枕高度定位上是以端牵枕的两个上心盘的下平面及端梁下平面为定为基准,横向定位是以上心盘中心孔定位销及横向对中装置定位。其中,侧梁的定位十分关键,决定着定位精度及定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底架正装胎用侧梁定位夹紧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架正装胎用侧梁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底座,底座上转动连接有由油缸推动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前端转动固定有与侧梁外侧面对应的夹紧块,所述夹紧块的前方设置有与侧梁内侧面对应的侧梁横向定位块,夹紧块上方设置有侧梁压紧机构,所述侧梁压紧机构与侧梁上端面对应,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位于侧梁横向定位块下方的侧梁高度定位块。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底架正装胎用侧梁定位夹紧装置中,所述侧梁横向定位块转动固定于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块安装座上。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底架正装胎用侧梁定位夹紧装置中,所述定位块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对侧梁横向定位块限位的止挡块,当侧梁横向定位块被止挡块限位时,侧梁横向定位块的定位面处于竖直状态。
定位夹紧顺序为:将侧梁摆放在底座上夹紧块与侧梁横向定位块之间,侧梁的下底面置于侧梁高度定位块的定位面上,转动侧梁横向定位块至定位状态(转动侧梁横向定位块的定位面竖直,与侧梁内侧面对应),油缸推转动块转动,侧梁夹紧于夹紧块和侧梁横向定位块之间,实现侧梁在横向方向上的定位;侧梁压紧机构下压侧梁上端面,使侧梁下端面与侧梁高度定位块的定位面贴合,实现侧梁在高度上的定位。底架焊接完毕后,侧梁压紧机构、油缸、侧梁横向定位块分别退位,便于底架脱胎。
可见,本实用新型构思奇巧、结构简单可靠定位快速精准。本实用新型将在轨道交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架正装胎用侧梁定位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底架正装胎用侧梁定位夹紧装置4,具有底座47,底座47上转动连接有由油缸推动的转动块41,转动块41的前端转动固定有与侧梁D外侧面对应的夹紧块42,夹紧块42的前方设置有与侧梁D内侧面对应的侧梁横向定位块43,夹紧块42上方设置有侧梁压紧机构44,侧梁压紧机构44与侧梁D上端面对应,所述底座47上还设置有位于侧梁横向定位块43下方的侧梁高度定位块48。本例中侧梁压紧机构44为压紧丝杠。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侧梁横向定位块43转动固定于设置在底座47上的定位块安装座45上,定位块安装座45上设置有用于对侧梁横向定位块43限位的止挡块46,当侧梁横向定位块43被止挡块46限位时,侧梁横向定位块43的定位面处于竖直状态,与侧梁D的内侧面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33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开口桶开桶缝装置
- 下一篇:机柜立柱框的焊接工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