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风粉在线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3351.8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6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环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5/14 | 分类号: | G01P5/14;G01N27/08;G01K13/02;G01K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在线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仪器,尤其是一种智能风粉在线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煤粉锅炉的最佳燃烧需要有一定比例的煤粉和空气。当煤粉浓度过高时,易发生煤粉堵管,不能向炉内输送煤粉同对还会引起管内煤粉自燃烧坏输粉管;其次,煤粉燃烧不完全,煤粉燃尽困难,效率低,一氧化碳增加,加剧锅炉炉膛内受热面及过热器受热面的高温腐蚀;另外,还容易引起炉膛及过热器的局部结渣,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当煤粉浓度过低时,炉膛温度和锅炉气压降低,易发生炉膛灭火;其次,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污染空气;另外,气压低锅炉带不上负荷,为了提高气压必须提高输粉管流速,炉膛切园偏移炉膛中心,造成炉墙局部结渣,尾部受热面烟温偏差过大,易引起爆管。因此,煤粉锅炉在燃烧时必须要有一种可在线测量煤粉浓度和风速的监测装置。
目前,已有相关连续测量管内煤粉流量以及浓度的仪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现有的仪表设备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煤粉是颗粒状,而且流速又快,造成测量探头短时间内就被磨损或磨坏;第二,由于测量介质是煤粉,同时测量探头与差压变送器各为独立装置,测量导压管长度大,煤粉极易堵塞测量装置及测量导压管;第三,不能自动修正风粉温度对风粉速度的影响,测量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智能风粉在线测量装置,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现了对粉尘等物质的自清扫,另外还可以对风粉速度、温度和浓度进行智能在线测量,并且测量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能风粉在线测量装置,包括两支取压靠背管、差压变送器接线盒和安装底座,取压靠背管贯穿差压变送器接线盒和安装底座,取压靠背管的上端与变送器接线盒固定连接,变送器接线盒内设有差压变送器,取压靠背管的中部焊接在法兰盘上,法兰盘通过螺栓与安装底座7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法兰盘上焊接有浓度测量探头和温度测量探头,浓度测量探头和温度测量探头的测量端插入被测管道内,温度测量探头上设有温度变送器,取压靠背管与差压变送器组成风粉流速测量回路,温度测量探头与温度变送器组成风粉温度测量回路,风粉流速测量回路、风粉温度测量回路和浓度测量探头之间为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差压传感器与差压变送器呈一体式结构。
所述取压靠背管的上部设置引压管,引压管的两端分别与取压靠背管连通,引压管的中部设有测量引压嘴,测量引压嘴与差压变送器连接,引压管的两端与取压靠背管的连通处设置过滤网,防止粉尘进入测量引压嘴,取压靠背管内设置自动清灰棒,自动清灰棒的顶端固定在取压靠背管螺帽上,取压靠背管螺帽与取压靠背管的顶端固定连接,自动清灰棒包括钢丝、连接各相邻钢丝的连接环和位于自动清灰棒底端的振动钢块。
所述浓度测量探头包括外部的陶瓷套管和内部的热电阻。所述温度测量探头包括外部的陶瓷套管和内部的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该装置上增加浓度测量探头和温度测量探头,使得该装置在测量风粉速度的同时,可以测量风粉的浓度和温度,同时将各自独立的测量探头单元和变送器单元设置为一体,实现了风粉的智能在线测量;其次,通过增加风粉温度测量回路,将温度测量参数和流速测量参数共同输入微处理器处理,自动修正温度对流速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另外,通过设置自动清灰棒,可以将对取压靠背管内的粉尘自动清扫,无需吹扫,解决了粉尘等介质容易堵塞的问题,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取压靠背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自动清灰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取压靠背管;2、差压变送器接线盒;3、法兰盘;4、温度测量探头;5、自动清灰棒;6、浓度测量探头;7、安装底座;8、引压管;9、测量引压嘴;10.取压靠背管螺帽;11、钢丝;12、连接环;13、振动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环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环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33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基站接入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联检速测卡